孫權稱帝的消息傳到洛陽,趙舒立刻昭告天下,聲言孫權叛逆,起兵十萬東進許昌。趙舒雖然返回洛陽,但是諸將無時無刻不在想著重新開赴戰場,十萬大軍隻用兩日便集結完畢,浩浩蕩蕩殺奔許昌而來。相反東吳方麵萬萬沒有想到趙舒說翻臉就翻臉,而舉國大軍也都在前線與曹魏作戰,輕而易舉的就讓趙舒攻占了許昌。
吳軍勞師遠征,離江東故鄉之地,何止千裏?趙舒攻取許昌,等同一把尖刀插入吳軍心腹。雖然還不至於後路斷絕,但對於在前線征戰有年的東吳將士來說,怎麼也算是個天大的噩耗。孫桓匆匆與曹魏議和停戰,便帶兵南下,準備返回江東,因為他明白,以這支疲憊之師,實在是難以與趙舒的精兵相抗衡。可是孫權卻已經被趙舒氣糊塗了,竟然執意讓帶兵親征,並嚴令孫桓不可撤兵,要在許昌與他一起合攻漢軍。
這樣的亂命孫桓本不該受領,但是孫桓的大軍退到徐州的時候,孫權已經從吳下盡起大軍,到了淮南。而且傳令的使者絡繹不絕,定要孫桓答應前去回合。孫桓不得已,隻好順從皇命,帶著麾下十餘萬眾,直奔豫州。兩軍彙合之後,又撲向穎川,聲勢極為浩大。
這一路上,東吳諸將皆有怨言,諸如徐盛等舊將更是極力勸諫孫權,不可輕易言戰。奈何孫權此時已是怒極攻心,根本聽不進去眾人的言語。將至許昌城下,眼看大戰在即,眾將都不約而同的來到孫桓的帳中。現在陸遜已死,雖然孫桓的聲望與才智都不如他,卻好歹在與曹魏的戰場上拚殺多年,隱隱成為諸將之首。
看著滿滿一帳的將軍,孫桓明白他們的來意,可是孫桓自己也沒有辦法。如果說現在孫權還能聽得進去一個人的話,那就隻有諸葛恪,而諸葛恪為了彌補他犯下的過錯,正在極力的勸說孫權進兵決戰,哪裏還會勸他收兵?孫桓重重地吐了口氣,首先打破帳中的沉寂,道:“大戰將至,諸位將軍還是各自回營準備去吧。”
眾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還是徐盛起身道:“大都督,我軍已經征戰多時,將士們早都疲憊不堪。實在不該再與漢軍交戰,還是……”這道理孫桓不是不明白,但又能怎麼樣?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況這一戰未必就一定會敗。孫桓揮手打斷徐盛說話,正色道:“交戰在即,徐將軍實在不該出此惑亂軍心之言。”
謠言惑亂軍心,這可不是小罪。徐盛一怔,隻得默默坐下,隻是兩邊的胡須已被氣得不住抖動。孫桓看了他一眼,又環視帳中諸人,道:“戰與不戰是陛下說了算。我等身為臣子,隻該遵循陛下聖意。諸公還是回去好生備戰吧。”眾人明知再無可挽回,卻又都不舍離去。隻見徐盛猛然起身,大聲道:“既是如此,我等便血戰到底,難道江東兒郎,還懼怕蜀豬麼?”說完便大步出帳而去。眾將也都跟在他身後,陸續離開。孫桓看著眾人的背影,心中也不僅升起一陣涼意,不知此戰之後,這些人之中,能有多少可以返回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