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真正的誠信是做而不是說(1 / 2)

誠信的一個標誌就是要將自己說過的話落到實處,做到言行一致。

誓言再動聽,沒有履行也隻是一句空話;計劃再完美,沒有執行,也隻是一張廢紙。說得好不如做得好,隻有說到做到的人,才是值得信賴的能手,才是能夠成就事業的強人。

說得比做得好,這種人油滑而不可信賴,因為他總是向你吹噓一個光輝的未來,卻從不將許諾付諸於行動;

注重“做”的人,最起碼做到了誠實。君子一諾千金,他們知道言出必行的重要性,不僅僅在於證明自己的實力與能力,更重要的是用行動維護著自己的名譽。

人們相信言行一致的人,因為獲得他們的承諾,就等於進了保險箱,絲毫不用擔心會有變卦的風險;人們敬佩言行一致的人,因為在困難和利誘麵前還能夠言行一致的人已經越來越少,那些言必信、言必果的人,就成為了“誠信危機”時代最稀有的榜樣。

誠實的人,兢兢業業按照自己所說過的話來行動,為所說過的話負責。這看似最平淡無奇的舉動,讓他們成就了一個又一個輝煌。

上海一家貿易公司的應聘現場聚集了很多人,他們都有著顯赫的學識背景和優秀的工作經曆,舉手投足都是那麼自信。最後,經理把一個默不做聲的年輕人叫到跟前。很多人問其原因,經理說:“當別人爭先恐後顯示自己的時候,隻有他把別人碰掉的公司銘牌抬起來擺放好。”當然,這個年輕人最終得到了這個職位。他為什麼能得到這個職位呢,就是因為他真正的去做了,而沒有一味地說空話。在以後的工作中,這個年輕人的話不多,但是,凡他管理過的倉庫總會井井有條,貨物清單條目清楚。有人問他:“你怎麼總會做得那麼好呢?”年輕人依舊平靜溫和地微笑著說:“誰都願意工作起來順手嗬,我就是想讓大家省點力氣罷了。”最後這個年輕人成為此公司重要的領導之一。

這種精神是不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呢,值得每一個企業的員工學習呢?

一汽的總裁曾在央視對話欄目中不斷表白一汽是“很”把用戶放在心上的,可卻最終無法解釋他們91年就開始生產的捷達車,為什麼在眾多用戶的一致呼聲下還可以“堅持”保持車型13年不變樣……很多商家喜歡高喊“顧客是上帝”的口號,慷慨激昂的時候還一邊表白決心一邊麵帶著可人的微笑……可口號終究是口號,不會像米飯饅頭那樣給老百姓實在感。所以,做不到的事情,別天天掛在嘴上行嗎?

這年頭,做了不說才寶貴。有這樣的人嗎?答案是肯定的。有9個人成立了一家公司,這9個人的小小團隊,在成立兩年的期間,一共做了3個專業的攝影器材站點,分別是尼康網、美能達網、相機網。這3個站點做得都很專業,對於用戶的在線答疑做得都是一樣細致周到專業。那麼,他是專門做網站的嗎?不是;他是技術維修人員嗎?不是……他是誰?他是北京迪麗達科貿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張加國。這3個攝影器材站點全都做電子商務。而張加國,是一個商人,一個徹頭徹尾的商人。張加國的站點常有人網上郵購相機。有一天他收到一封來自陝北的網友的E-mail,那網友說自己常常去他的站點,終於有一天在他的站點訂購了一款性價比很高的價值9000元的相機。他說自己是工薪族,一下子買這麼貴的產品,還是先付款後發貨的網上購物,而張加國的站點還不是知名的購物站點……所以自己在買的時候是很擔心的。沒有讓他想到的是,自己很快就收到了自己郵購的產品……因為這一次讓他安心的購物,這網友特意寫信來說要感謝張加國站點上一直專心解答用戶問題的那個站長,還說那位站長在自己收到貨之後又和自己即時溝通了。最後,用戶說,你們做到了一諾千金。其實不止有這一個用戶這樣說,還有不少人會通過打電話或者其他方式表示自己的感謝,說自己在張加國的站點把要買的東西真的弄明白了……張加國在說這些的時候一臉的溫暖,因為之前用戶表揚的那個站長其實就是張加國自己。是他在一一回複用戶各種技術乃至服務的各種問題。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不論你買不買,我得給你講明白了。

這就是一個普普通通自由職業者,他用平凡的事跡告訴大家隻要你踏踏實實做了,即使不說大家也都能明白,也隻有這樣的做而不說才是最可貴的。

在我們的企業界誠實守信、說到做到的事例很多,凡是這樣的企業都深知落實的重要性,都擁有成功的重要砝碼,那就是誠信。

在異彩紛呈的中國互感器行業中,江西贛電互感器有限公司可謂一匹令人矚目的“黑馬”。這個迅速發展起來的民營企業崛起與其老總張愛民製定的嚴格產品質量承諾和售後服務承諾不無關係。公司承諾:凡因公司產品質量或用戶使用不當而造成事故,接到用戶現場服務通知後,省內保證24小時派人到現場,省外保證48小時內派人到現場。說到不如做到,今年初,新疆吐魯番電業公司打電話來告知一台產品出了故障,張愛民接到電話後,心想,坐火車根本來不及,急匆匆趕到昌北機場乘飛機然後轉車趕往現場,到達現場時已是下午5點,饑寒交迫的他來不及吃飯,在戶外打開產品稅品,直到一個小時後故障排除、安裝好才長長地籲了一口氣。抬頭看到萬家燈火時,張愛民臉上綻放出欣慰的笑意。一直陪伴在張愛民身旁的電業局技術負責人豎起大拇指:“我在電業局十幾年,你的效率最快”。正是用戶對企業產品信任,也正是企業對自己的諾言說到做到,才使他的企業產品銷售全國各地,供不應求,今年又投資300萬元擴建廠房,銷售額突破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