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忽視細節會鑄成大錯(1 / 2)

無論企業還是個人,能不能把握好細節,往往成為其在競爭中能否獲得勝利的關鍵。工作的最終目標是落實好自己的目標,從而獲得收益和樂趣。無論什麼樣的工作,都要把握住每個細節,要時刻記住落實中沒有小事。如果忽略了細節,很可能會鑄成大錯;要把握好卓越與優秀之間的關係,不要刻意去追求完美;工作中“差不多”態度是要不得的,對於原則問題,必須盡善盡美;小事往往成為衡量員工的重要標準,因此,工作中千萬不能浮躁,要腳踏實地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自古至今,想做大事的人可以說是不計其數,但是當問起有多少人願意把一件一件小事做好做完美時,答案並不令人滿意。很多人都看到了成功人士獲得的成就,卻忽略了他們在成功過程中對細節的完美追求。“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理不辭小讓,細節決定成敗。隨著今天社會分工的日益精細,細節無疑會成為個人、企業成功的關鍵點,因為世界上無論什麼事情,歸根到底是由一係列的細節構成的,所以,能不能把細節把握好,就成為成功與否的關鍵。老子曾說:“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它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從細微之處人手。

真所謂成也細節,敗也細節。一心渴望偉大,偉大卻了無蹤影;甘於平淡,認真做好每個細節,偉大卻不期而至。這就是細節的魅力。如果每個員工、每個企業都真真正正關注起細節來,把“注重細節”的思想時時刻刻記在心中,把對細節的實施貫徹於實際行動當中,那麼無論個人還是企業都會受益匪淺,隻是會減少鑄成大錯的機會。

密斯·凡·德羅是20世紀世界四位最偉大的建築師之一,在被要求用一句最概括的話來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時,他隻說了五個字“魔鬼在細節”。他反複強調的是,不管你的建築設計方案如何恢弘大氣,如果對細節的把握不到位,就不能稱之為一件好作品。細節的準確、生動可以成就一件偉大的作品,細節的疏忽會毀壞一個宏偉的規劃。忽視細節,就意味著為未來埋下了隱患。

巴西海順遠洋運輸公司“環大西洋”號海輪是條性能先進的船,但在一次海難中沉沒了,21名船員全部遇難。當救援船到達出事地點時,望著平靜的大海,救援人員誰也想不明白,在這個海況極好的地方到底發生了什麼。這時有人發現救生台下麵綁著一個密封的瓶子,裏麵有一張紙條,21種筆跡,上麵記載著從水手、大副、二副、管輪、電工、廚師、醫生、船長的留言:有的是私自買了一個台燈用來照明,有的是發現消防探頭誤報警,拆掉後沒有及時更換,有的是發現救生閥施放器有問題把救生閥綁了起來,有的是例行檢查不到位,有的是值班時跑進了餐廳……

最後是船長麥凱姆寫的話:發現火災時,一切糟糕透了,我們沒有辦法控製火情,而且火越來越大,直到整條船上都是火。我們每個人都犯了一點點錯誤,但釀成了船毀人亡的大錯。

正是因為船員們沒有把自己的那個細節把握好,最終釀成了這個慘劇,其實仔細想來,他們曾經沒有放在心上的就是一些小事,如果每個人能及時把發現的問題解決了,每個人都能夠敬業一點,這場悲劇根本不會發生。這場慘劇用血的教訓告訴我們,請不要忽視自己應該重視的細節,要時刻記住:也許你不經意忽略的細節會成為一場大錯的決定因素,所以請好好把自己手中的小事做好做細,不要在你的崗位上給錯誤的造成留下機會。

2003年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即將返回地麵時,在美國得克薩斯州中部地區上空爆炸,機上6名美國宇航員以及首位進入太空的以色列字航員拉蒙全部遇難。如果能夠在航天飛機出發前準備更充分一些,或許就能避免這場災難,至少也可以減少事故帶來的慘痛損失。

一個小數點的計算失誤會導致舉世哀歎的事故,在商業界,一個細小的疏忽,將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許多著名的企業會要求它的員工要百分之百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在各個環節的管理中都要求非常嚴格,正是有了這種在細節中百分之百投入的意識與行動,才造就了企業的成功。每個成功的企業必然會把每個必要的細節做到最好。這樣才能讓其在與對手的競爭中占盡優勢。

看不到細節,或者不把細節當回事的人,對工作缺乏認真的態度,對事情隻能是敷衍了事。工作對他而言並不是一種樂趣,而隻是一種苦役,因而其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熱情。他們隻能永遠做別人分配給他們做的工作,甚至即便這樣也不能把事情做好。你想想,99%的工作完成質量在以下場合意味著什麼。它意味著:

每個月供應十個小時不安全的引用水。

每天在當地國際機場來兩次不安全的著陸。

每個小時丟掉160000封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