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慶功宴會上,卡阿尼斯卻獨攬了風光,接受著最高的榮耀和讚賞,把其他貴族冷落到了一旁。極其妒忌並對其極為不滿的貴族們經過密謀,商量出一個對策。
不久就有傳言稱,卡阿尼斯與波斯相互勾結,企圖摧毀斯巴達。當局立即下令拘捕卡阿尼斯,他不得不倉皇而逃,這位昔日的英雄最終被憤怒的人們燒死在荒野外的一個茅屋中。
獨享榮耀是激起他人心中不滿並心生恨意的最主要原因。大家都為一個目標在努力奮鬥,不料讓你搶先得到了這個惹人眼紅的功勞,相比之下,其他人明顯比你矮了很多,你的存在也不時地給他人造成了威脅,盡管你並未做任何傷害他人的事,但又有誰還願意跟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人在一起呢?
“居功”的確可以凝聚別人羨慕的目光,可以有很大的成就感,但如果你隻想把功勞一個人占盡,企圖讓光環僅圍繞自己一個人轉,那就是自私而愚蠢了。
低調的人在取得成功時一定會記得感謝。為什麼那些名人接受采訪的時候,總要感謝一群人,家人、老師、同學、朋友、領導、工作人員、甚至對手……不要認為這是華而不實的形式,不值得效仿,這恰恰是你必須做的事。記得感謝同事的協助,尤其是要感謝上司和地位高的人,感謝他們對你精心的提拔和栽培。這絕對不是諂媚逢迎,而可以消除別人對你的嫉妒,你的感謝會讓他人反過來感謝你注意到了他自己。如果你感謝的是下屬,你得到的將更多,他們會更加賣力地為你工作。
口頭上的感謝也是一種分享,這種分享可以無窮地擴大範圍,你的主動分享能讓別人有受尊重的感受。如果你的榮耀事實上是眾人協力完成,那麼你就更不應該忘記這一點。總之,把風頭讓給上司,是在職場中立於不敗之地的不二法門。
找到最好的方法解決問題
有的上司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把下屬當成自己的工具隨意使喚。首先在言語上就沒有表現出尊重。下屬雖然是你的手下,但畢竟不是你的仆人,上司也要以禮相待,放下自己可憐又可笑的權威,這樣才能樹立真正的權威。
有一家大戶人家雇了一個名叫保羅的仆人。這個仆人侍候了他的老主人好多年。主人家對他很滿意,看來他對主人也很滿意。不過,老主人最近去世了,保羅開始為新主人服務了。
過了沒幾天,保羅跑到女主人跟前,說:“原諒我,太太,現在我要回家,回鄉下去。說實話,我非常感激您,可是,我再也不能侍候您了。”
女主人吃了一驚,說:“為什麼,親愛的保羅?我們一向待你很好。你在我們家待了這麼多年,我們對你也很熟了。坦白地跟我說——那是怎麼回事啊?是不是你對工錢不滿意?要是這樣,那就增加好了。我們絕不會虧待你,你就照舊待在我們這兒吧。”
“不,親愛的太太,我知道,您待我很好,工錢也不算少,不過,我還是要回家,回鄉下去。說不定,過了幾個月,我又會回來的。”
“為什麼你在鄉下要待那麼久呢?那邊有什麼好玩的?”女主人追問。
保羅不說話了。
“嗯,你說,為什麼你突然決定要走?”細心的女主人看出了蹊蹺。
“親愛的太太,既然您一個勁兒追問,我倒不妨把真相說出來。”保羅回答,“我之所以要回家,就是因為我感覺你們對我太隨意了,成天成日我盡聽到這樣的聲音:‘保羅,熱奶去,要快點兒!’我熱上了奶;不料又有誰在叫喚:‘保羅,把老爺的鞋拿去,快點兒洗一洗。’我跑去拿鞋;正擦著鞋,聲音又來了:‘保羅!快點跑去叫出租車,小姐要出門去啦!’我就跑去叫出租車,撇下了牛奶,鞋也沒有洗好……我把馬車叫來以後,又開始去熱奶,接著擦鞋子。可是,不一會兒又有誰在嚷嚷:‘哎,保羅,快去開門!’……唉,親愛的太太,請你自己評一評:這樣的日子怎麼不叫人送命?以前我雖然也是個仆人,可老主人們每次都會用商量的語氣來說這些要求。現在我感覺被呼來喝去,滿腦袋都是”保羅“這兩個字,我真恨不得逃到天涯海角去,隻是為了不再聽見它。不,親愛的太太,我實在再也沒有力氣了。太太,開開恩,允許我回到鄉下去,讓我耳根清靜些……”
可能你會說這個仆人太挑剔了。也許有一點,但是,為什麼保羅和老主人相處得很融洽呢?答案就在於老主人對保羅的尊重。這種尊重實際上是一種低調的藝術,即把員工當成真正意義的人給予平等對待。
有些上司不這麼認為,他們覺得下屬就是用來幹活的,還用講什麼低調。更有甚者對員工生殺予奪,一點也不講藝術。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就看看李嘉誠的做法吧!
20世紀70年代後期,香江才女林燕妮為她的廣告公司租場地,跑到李嘉誠的長江大廈看樓,發現李嘉誠的長江實業公司仍在生產塑膠花。長江實業公司是靠塑膠花起家的,但此時的塑膠花早過了黃金時代,根本無錢可賺,長江實業也早轉產別的產品,盈利十分可觀。就算塑膠花有微薄小利,但對長江實業來說,也是增之不見多,減之不見少。為什麼他們還要繼續生產塑膠花呢?林燕妮在多方追問之後才知道,長江實業就是借生產塑膠花,安排那些老員工。後來,長江大廈租出去了,塑膠花廠也停工了,但老員工卻留了下來,被安排在大廈裏從事管理等工作。
有人對李嘉誠談起他善待老員工的事,說:“你對老員工這麼念舊,難怪他們對你感恩戴德。”李嘉誠回答說:“一個企業就像一個大家庭,他們才是企業的功臣,理應得到這樣的禮遇。”
有人感動地說:“多少老板見員工老了,沒有用了,就一腳踢開,你卻不同,繼續把他們養起來。”李嘉誠急忙解釋:“千萬不能這麼說,應該說是員工養活老板、養活公司。”
有李嘉誠這樣的氣度,才有長江實業這樣的公司,才有李嘉誠這樣的事業。看了這則故事,你還會對下屬呼來喝去嗎?
走出創新思維的盲區
職場中的人都知道,如果離權力太遠,自己就沒有任何好處,如果離權力中心太近,搞不好自己就成了別人的目標,一不小心還要被卷進去,白白做了權力的犧牲品。怎麼辦才是最好的方法呢?
三國時司馬懿裝瘋騙曹爽的故事盡人皆知,然而,在這場鬥爭中,有一個人由於深諳站在權力邊緣的要訣,不但成功躲過了禍患,還當上了大官,這個人就是李豐。
李豐可能在現在不太有名,然而三國時卻是個大名人。魏明帝時,有人從吳國投降過來,明帝問投降的人說:“你們在江東聽說誰是我們魏國的名士?”投降的人說:“都說是李豐。”明帝十分驚訝:“李豐居然傳名於吳國嗎?”於是立即將他提升。
明帝死後,新國君曹芳還是個孩子,朝中大政由顧命大臣曹爽和司馬懿共同執掌,這兩個人互相排斥,互相窺伺,水火不能相容,一場火並早晚不可避免。
此時李豐任侍中尚書仆射(相當於丞相),是朝廷的重要大臣,地位很高。可是在曹爽與司馬氏兩大集團的明爭暗鬥之中,他感到十分為難,一方麵是地位顯赫的皇族國戚,一方麵是功高名盛的三朝老臣,偏向於哪一方都不好,而且,要是自己沒有看準,將來萬一有個風吹草動,那不就完蛋了嗎?於是,他經常托病不上朝。
根據當時製度規定,凡是病假滿一百天,便要停發俸祿。李豐每次稱病幾十天,便上幾天班,不久又泡病號回家,這樣既不至於少了自己的薪水,又可避免卷入矛盾,可謂兩全其美;同時他還告誡他兄弟也不要過分顯露鋒芒。他就這麼周旋於兩大集團之間,一泡就是好多年。天長日久,連百姓也都看出了門道。當時有人編了個順口溜說:“曹爽之勢熱如湯,太傅(指司馬懿)父子冷如漿,李豐兄弟如遊光。”是說當時曹爽一家飛揚跋扈,司馬懿一家死氣沉沉。李豐則是表麵似乎無所作為,但卻像遊光一樣暗中窺伺。他依靠這個辦法,安然地度過了司馬懿所發動的政變。
李豐這個辦法可以歸納為站在權力邊緣,保持相對中立,這樣不僅消除了敵對勢力的敵意,還能讓自己時刻保持準備,一有好處就會馬上知曉。是“進可攻,退可守”的一著妙棋。
埃及前總統薩達特是1952年埃及“七·二三”革命的組織者和發起者之一。在革命成功以後,領導者之間爭權奪利,十分激烈,隻有薩達特不圖大權,恬淡自若,以致爭權的各方都很看重他。對於掌握大權的新總統納賽爾,他非常尊重;對納賽爾所提的建議,他從來沒提出不同意見;對於納賽爾的話,他也是言聽計從。為此納賽爾稱薩達特為:畢克巴希薩(即“是,上校”),甚至不滿意地講:“隻要薩達特不老說‘是’,而用別的話來表示他的讚成意見時,我就會覺得舒服些。”除了這樣的順從外,在日常工作中,薩達特也不露聲色,表現平平常常。對於內政問題和外交大事,他從不拿出主見,偶爾自己的公開態度稍有出格,便立刻糾正過來,以便與納賽爾及其信徒們保持一致。
平平安安過了十五年後,薩達特的機會來了。在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以後,納賽爾想隱退,他提出的繼承人是紮克裏亞·毛希丁,根本沒有考慮到薩達特。但是,三年之後,考慮到順從及危險性大小的因素,納賽爾在正式決定自己的繼承人時,卻出人意料地提出薩達特,出於易於控製和為人溫和的考慮,埃及軍方也支持薩達特。
1970年9月納賽爾去世,埃及開始了一場異常激烈的權力之爭。紮克裏亞·毛希丁、阿卜杜勒·拉蒂夫·巴格達裏、阿裏·薩布裏、卡邁裏·侯賽因、薩米·謝裏夫等都是這次政治漩渦中的風雲人物,他們既有潛在勢力,又都大權在握,彼此明爭暗鬥,互不相讓。最後的結局卻讓人大跌眼鏡,平日不起眼的薩達特,被這些風雲人物捧上了總統寶座,以求得政治妥協,避免大家鬥個你死我活。薩達特的低調戰術成功,坐收漁利了!
當薩達特繼任總統職位之後,雖然仍不失待人謙和的性格,但卻表現了行動果斷的政治家風度,在很短的時間內,大刀闊斧地進行了一係列改革和驚人之舉。他首先把毛希丁、薩布裏等潛在對手革職或除職,以穩固自己的權力和地位。接著實行了政治、經濟改革。特別是在外交方麵,1972年7月,他下令驅逐了在埃及的2萬名前蘇聯專家;1973年10月,向以色列發起了“十月戰爭”,打破了中東“不戰不和”的僵持局麵;1974年6月與美國恢複了外交關係;1977年11月親自訪問以色列,打破埃及、以色列關係的僵局,1978年與美國、以色列簽署戴維營協議,由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等等。這一係列的外交上的驚人之舉,使他一躍而成為70年代世界政治舞台上叱吒風雲的大人物。而這一切,都有賴於他的中立和旁觀之道,否則如果他當不上埃及總統,恐怕就不會有後來這些叱吒風雲的大事了。
11.小人物應該得到尊重
所謂“小人物”,指的是無職無權的一般群眾。作為一個領導或決策者,低調對待小人物是其事業成功的必要基礎。“萬丈高樓平地起”,領導人事業的成功要依靠廣大“小人物”的擁護支持和共同努力。
忽視或得罪“小人物”,久而久之就會為失去群眾基礎埋下禍根。而善待平日裏的“小人物”,也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曾左彭胡”是清朝中興的四大名臣,胡林翼雖然排名最後,很大程度上是因他去世得早,實則他的功勳與前三位相較,實不相差多少。
當胡林翼在湖北任軍門提督時,一把手湖北巡撫滿人官文是個糊塗官,但很得朝廷的信任。胡林翼要全力支持曾國藩的前線戰事,就必須同官文搞好關係,否則就很難辦成事。
某日官文大發請帖,說是要為夫人做壽。胡林翼備禮前往,剛到門口,就看見有些官員怒容滿麵,拂袖而去,這才知道官文是給五姨太做壽,而不是原配夫人。按當時習俗,姨太太是沒什麼地位的,盡管官文很喜歡這位姨太太,可還是有許多官員覺得難堪。
以胡林翼的身份名望,完全可以不去拜壽。但胡林翼想到這是個改善同官文關係的好機會,不僅進府拜壽,還在席間主動提出,自己的母親沒有女兒,一直想認個幹女兒,五姨太如此人品,老太太定然滿意。
官文和五姨太見胡林翼能賞臉光臨,已是大大的高興,再聽此言,更是心花怒放,這樣一來五姨太的出身地位就風光了許多。第二天五姨太即前往胡府拜見老太太,正式認親。
在當時各省中,一般都是滿人、漢人搭班子,多數合不來,互相牽製。唯有湖北將相和睦,胡林翼得以全力做事,官文不但不再添麻煩,還總在朝廷麵前為其美言。一旦官文有時對胡林翼的決斷有異議時,五姨太就會吹枕頭風說:“你的才能哪裏比得上我幹哥哥,讓他放手做吧。”官文自然一切聽命。
現代社會中這種事也為數不少。有一家公司,營銷部和財務部兩個部門的經理都是大學畢業,年齡、經曆相仿,都非常有才華。營銷部經理為人和善、善於走群眾路線。在日常工作中,對下屬分寸得當,恩威並施。在業務上嚴格要求,從不放鬆,偶爾出了什麼差錯,他卻總能為下屬著想,主動承擔錯誤,為下屬擔保,從而很得民心。每當出差,他總是不忘帶點小禮物、小玩意,給每一個下屬一份愛心。財務部經理雖然工作成績也是不凡,但在對下屬的管理中,卻嚴厲有餘,溫情不足,有時甚至很缺少人情味。曾有一位下屬的老父親得了急病,等把老人送到醫院,急急忙忙趕到工作單位,難免耽誤了幾分鍾。雖然這位員工平時工作勤懇,兢兢業業,從不誤事,但這位經理還是對其進行了嚴厲的通報批評,並處以罰款,弄得大失民心,怨聲載道。在不久的一次公司內部人事調整中,營銷部經理工作頗有業績,口碑甚佳,符合一個高層領導的素質要求,被提拔為副總經理。而財務部經理雖說工作幹得也不錯,但沒料到下屬中有一位他從來不放在眼裏的“小人物”的同學的父親是本公司的總經理,他有失人情味的管理方式在領導眼裏,其實不利於留住人,隻好繼續做他的部門領導。可見,“小人物”的力量彙在了一起,足以推翻任何一個“大人物”。
要知道,人是最複雜的動物,你應該盡力去了解你的下屬中潛藏著哪些人物,他們各有哪些才能、特長,有什麼樣的家庭背景、社會關係?他們的同學、朋友都是一些什麼人,他們的同學、朋友又有一些什麼樣的家庭背景和社會關係。不要忽視“小人物”,在他們身上不經意的投入,有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連鎖反應。你在下屬中任意發泄,讓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成為“出氣筒”、“受氣包”,大多數下屬隻能忍氣吞聲,但是,一旦這個人是個有個性且自尊心很強的人,他會在某一天乘你不備,重傷你一下;也許,這個人有很不一般的家庭關係,其中就有人可以直接參與對你的提拔任免,你的行為正處於他人的監控之中,“授人以柄”,豈不因小失大?也許,這個人頗有才華,幾年以後,他會處於和你平級、甚至高於你的位置,這樣等於給自己樹立了一個未來的敵人,使你後悔莫及。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世界是不斷變化的,沒有一成不變的事情,“小人物”也不會甘於永遠充當“小角色”,或許有一天也會變成“大人物”,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強。
強勢者一定要記住:把鮮花獻給身邊的“小人物”。不要總是時時處處表現出高人一等的樣子,再有能力的人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辦好。在職場中,人的因素至關重要,有了人才會有事業,有情義同時也會帶來利益。俗話說:“不走的路走三回,不用的人用三次。”說不定,有一天,你心目中的“小人物”會在某個關鍵時刻成為影響你前程和命運的“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