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頭入虎口

最有理

作者:雲弓

在市中心的廣場上,周日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在這裏遊玩。有個小男孩兒顯然是對柵欄裏的花草產生了興趣,家長並沒有太多地留意,直到聽到孩子的尖叫聲。循聲望去,那男孩兒跪在地上,兩手扶著柵欄,可腦袋瓜卻鑽進了柵欄,卡住了。家長試著想了一些辦法,但都不成功,這時圍觀的人也多了起來,有人提醒趕緊報警。家長如夢方醒,立即打了110。110出警很快,到現場後他們覺得自己恐怕不能解決問題,於是立即聯係了消防隊和醫院。

現場的核心力量是警察,他們一邊維持秩序,一邊負責協調救援;消防隊是主力,他們最專業,有撬棍、電鋸、大鉗子等很多專業性的工具;而醫生則是負責善後的,一旦出現情況由他們負責救治。但事情的進展並不順利,當消防官兵將那些工具拿出來後,家長嚇壞了,他們拒絕這樣的施救方法。

消防員有很大的把握,家長有很大的擔心,雙方處於矛盾中,警察則在做雙方的工作,現場就這樣僵持著,可小男孩兒已經堅持不下去了,他那樣跪趴在地上越來越虛弱,連哭聲都嘶啞了。眾人麵麵相覷,負責現場的警察下了決心,他們請小孩兒的家長暫時離開現場,但家長堅決不走,拉扯中出現了一些小小的混亂。這時從旁邊的救護車上下來一個穿白大褂的年輕醫生,他擠進人群對警察說:“讓我試試?”

警察遲疑了一下,但家長連連點頭:“快!快救救他!”

警察同意了。

醫生走到小男孩兒的身後,和他慢慢地交流著,一邊說話一邊坐在地上輕輕地抱起小男孩兒,然後小心地將男孩兒在手裏翻轉了過來,孩子本來是麵朝地現在是麵朝天了,醫生用一隻手輕輕托著男孩兒的後腦勺,將麵部湊近柵欄然後輕輕地一擠,他的頭竟然出來了,而且看起來毫發未傷。現場一陣驚呼,事情的變化似乎太戲劇性了,不用任何工具,這孩子自己就可以出來的呀。

醫生則很輕鬆:“其實在醫學上這很簡單,他是麵朝柵欄進去的,理論上應該可以麵朝柵欄再出來。”眾人恍然大悟。

當我們錯誤地進入了一個領域後該怎樣退出來呢?其實,後退不一定是簡單的退著走,有時我們要用前進的方式才能退出來,同樣是退出,方向的選擇至關重要。

(蘆 葦/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