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第一,旺季做銷量;淡季做市場。
“旺季取利,淡季取勢”,這應該是淡季營銷的核心思想。取利,就是要奪取最大銷量;取勢,則是獲取製高點,爭取長期優勢。同時,淡季需求不旺。商家的營銷應更強調競爭導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關注和分析競爭對手上。相對而言,旺季則應強調需求導向,順應消費者需求的功能創新對於“取利”更有現實意義。另外,淡季意味著絕對銷量的絕對減少,應該尊重這一客觀事實。
第二,搶減量,增銷量。
提高銷量是淡季營銷最直接、最現實的目標。
“旺季做銷量,淡季做市場”,這句話在商場中廣為流傳,實際上反映了淡季中普遍的鬆懈思想。旺季的辛苦用命和淡季的休生養息,已然成為大多數商家的運行規律。這本也無可厚非。但常理的存在,也是機會的存在。同時,淡季銷量的增長顯然不會來源於市場的增量,而是來源於對手的減量。實際上,就是在對手鬆懈時從他們手中搶銷量。這也是“淡季旺做”策略被采用的原因。
“旺季搶增量,淡季搶減量”,是淡季提升銷量的根本策略——以比對手更強的促銷、更廣的宣傳和更低的價格進行掠奪。但需要指出的是,淡季的絕對量畢竟有限,所以,投入的兵力要有度,搶的程度也要有度。
另外,創新很重要。即創造差異性的促銷,差異性的市場定位和市場選擇來完成淡季銷量的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淡季的促銷切勿過分依賴於單純的降價打折上。為了減輕庫存壓力、增加現金流而進行的大幅度打折,會破壞服裝店的形象,影響後續的銷售。替代性的策略是:可以考慮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增加一些服務,這樣在增加短期銷量的同時,不會對已經購買了產品的消費者造成太大的負麵影響。
第三,突出長期利益。
銷量是一個期間指標,即“某個期間內的銷量”,而這個期間是小於一年,甚至隻有一兩個月,所以,淡季之淡僅是就短期利益而言,對於商店的長期利益來說是沒有淡旺之分的。所以,淡季營銷重在取勢。口碑建立、品牌營造、價值締造等,這些都是商家的“勢”。
(1)口碑建立。建立口碑,最重要的就是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取得他們的好感。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通過一些特別的公關活動,增加消費者產品體驗和品牌感受的機會。特別是在消費者意想不到的情況下,主動與他們接觸,增加他們的品牌聯想度和品牌參與度。
(2)品牌營造。品牌營造和口碑建立是相輔相成的,都是要占領消費者的心。隻是,口碑更注重於“與人為善”,重在取得好感。品牌則重在豎立一種價值觀,並傳播這種價值的感覺。
在淡季進行品牌宣傳,一方麵,可以使廣告在很大程度上擺脫銷售目標的困擾,另一方麵,淡季的宣傳成本低,品牌宣傳效益比高。並且,當旺季來臨之時,品牌將贏得很高的回想率和大腦占有率。
(3)價值締造。很少商家會在夏季之外為夏裝打廣告的。但某個商店卻采用“反季營銷策略”,即冬天開始發起廣告,春天進入高峰,夏季逐漸停止的反常策略,而且無論從成本還是從效果,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就是具有一定眼光的淡季營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