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辭別李通回新野,在路上不停回想李通計劃的可行性。李通的計劃是可行的,但如何執行才是這個計劃的重點。一旦有半點差錯,將會萬劫不複。李通是個人才,但還需要曆練,憑空想出的完美計劃,與現實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從現在開始,到計劃實施,不出半點差錯,真的太難太難了。
“秀兒!”
熟悉的聲音把劉秀從沉思中拉回來。劉秀一看,正是日夜思念的大哥劉縯。劉縯過來把劉秀一把擁入懷裏,高興道:“秀兒可好?想死哥哥了。”劉秀也緊緊抱著劉縯,道:“大哥,看到你太好了!那麼久都不見你蹤影,你躲到哪裏去了?”劉縯道:“還能躲到哪裏,隻能躲到深山。以天為被,以地為席,哈哈……”劉秀見劉縯還能開玩笑,心略寬慰,道:“大哥,你受苦了,是我害了你。”劉縯道:“你這是哪裏話,周通那家夥,我想打他很久了。要不是他跑得快,取他狗命!”劉秀道:“周通現任新野縣蔚,看來他與我們之恨無絕期了。”
劉縯道:“隻怕陰麗華回來的消息滿不了周通多久,他知道之後肯定會來找陰家麻煩,有錢的鬥不過有權的。”劉秀歎道:“這事不知怎收尾。”劉縯道:“秀兒,現天下大亂,我們又是高祖後人,正是起兵反王莽的絕佳時機,不如你和一起舉義旗如何?你讀太學多年,我們就需要你這樣的文人。我多年散盡家財,廣結交豪傑,就是為了等這一天!”劉秀道:“這……”劉縯見劉秀遲疑,他並不知劉秀身懷絕世武功,更不知他這幾年閱盡天下兵書,得到《韓信兵略》,通曉李焉《李焉星宿》,在京城鍛煉了政治覺悟,他隻以為劉秀不願拖陰麗華入戰火。劉縯道:“舉義旗是條不歸路,不成功便成仁,你還是和陰麗華遠離戰火吧。”
劉秀有自己的憂慮,他渴望和平,想和陰麗華過神仙眷侶的日子;如今天下大亂,激起了身上高祖血液翻騰,這種矛盾一直衝擊他內心。若舉義旗,後麵的路該如何走?
當晚,劉秀和劉縯、鄧晨、陰識四人邊喝酒邊聊起天下大勢。劉縯慷慨激昂道:“王莽暴虐,百姓分崩。今枯旱連年,兵革並起,此亦天亡之時,複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也!……”劉縯之言,令陰識和鄧晨刮目相看,以前他們認為劉縯不務正業,遊手好閑,敗光祖業,隻為他遙不可及的夢想感到可笑。如今看來,天下大勢正往劉縯期望的方向發展。他手下彙集幾百能人異士,禮賢下士美名遠播,許多人已把劉縯當作亂世中的明燈。
劉秀笑著看鄧晨和陰識對劉縯露出崇拜之情,他很開心,大哥從小也是自己的偶像。以前隻有自己懂大哥,現在越來越多人懂他了,這種感覺真好。劉縯繼續道:“明天回去就和他們商議舉義旗計劃,再聯合南陽宗室,加起來也有幾千人。隻有我們取得勝利,我們的隊伍肯定會越來越大的。”說著眼裏露出勝利的光芒。陰識和鄧晨都被劉縯的演說激勵得熱血沸騰,舉起酒杯道:“伯升兄說得好!舉義旗,複高祖之業!大漢必重見光明!”
劉秀靜靜聽著他們的談話,思考著他們說的計劃。聚眾起兵比李通劫持部隊首領的方法靠譜,如果一切順利,占據南陽不是難事。但劉秀總覺得大哥過於樂觀,對困難估計不足是兵家大忌,輕敵冒進將會萬劫不複。劉秀本想提醒,但見他們談得如此開心,又不忍打斷歡樂的氣氛;轉念一想,以後多點提醒大哥便是。
劉縯和陰識、鄧晨擋不住相互敬酒,喝得酊酩大醉,沉沉睡去。劉秀帶著醉意剛想入睡,突然被一聲尖叫驚醒:“秀大哥……”。劉秀頓時醉意全無,衝出門一看,隻見四個黑衣人劫持陰麗華飛上房頂飛奔而去。劉秀大驚,他們是誰,輕功如此之好。來不及多想,施展輕功急急跟上。劉秀心想,紫兒肯定被偷襲了,要不以她的功夫,不可能一下子被製住。他們劫持紫兒有何目的?
轉念一想,不好,他們知道我和紫兒的關係,肯定是劫持紫兒威脅我,看來是相識的人了。劉秀本可輕易跟上他們,但他們的目標是自己,追上了反而對紫兒不利。就這樣奔了半支香的時間,他們終於停了下來,同時兩邊跑出大隊人馬。劉秀借著月光竟然看到王邑、王睦父子,想不到他們到了南陽,他們劫持陰麗華所為何意?
王邑道:“劉秀,很久不見,你可還好呀?你輕功不錯,竟然跟得上老夫。”劉秀道:“司空大人你的輕功也不錯,一把年紀了,跑了那麼久大氣也不喘。”王邑哈哈一笑,道:“果然是藝高人膽大,看來李忠沒有撒謊,他們殺不了你。不過,不知你關不關心這個人的性命?”說完,抽出劍架在陰麗華的脖子前。劉秀冷笑道:“堂堂新朝大司馬竟然劫持一個女子,傳了出去不怕天下人恥笑?”王邑哈哈一笑道:“隻要能為新朝做些事情,被人笑又算得了什麼?你除了功夫了得,還口齒伶俐。”劉秀冷笑道:“司空大人,大半夜引我到此不是為了聚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