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舂陵起兵(8)(1 / 1)

這時李軼跑過來道:“文叔兄,我表哥那邊起義失敗了。”劉秀問道:“什麼?怎麼會這樣?”李軼道:“走漏風聲了。李季在去長安路上意外身亡,表哥的父親在京城被捕。表哥逃脫了,可宗族人就……”劉秀歎道:“甄阜和梁丘賜久經戰陣,老謀深算,簡單謀略對付不了他們。李軼,你回去收拾殘兵,我們攻下唐子鄉和湖陽之後,合兵進攻宛城。”李軼道:“甄阜是周通姐夫,你殺了周通,他必定來複仇。他手上有精兵十萬,以我們目前之兵力很難阻擋他來進攻。”劉秀道:“我們除了拚力一搏也別無它法。”李軼道:“我們為何不和新市和平林起義軍合並呢?他們被甄阜打得到處躲避,如果我們請求合並,他們肯定會願意的。”劉秀道:“新市的王鳳和平林的陳牧是市井之徒,恐怕與我們的宏圖大誌相背。”

劉縯道:“李軼兄這個建議甚好,我們現在人馬少,可以合並當然是好事。他們沒有宏圖大誌,我們就給他們大誌,光複大漢可建功立業,他們一定會願意的。”劉秀道:“那合並之後誰是領導者?行軍打仗軍紀最重要,如果他們不為我們所製約,恐怕會帶來動亂。不如等我們打出聲威,等他們來投靠,服從我們的軍紀才是上上之策。”劉縯道:“秀兒,我們才幾千人馬,他們有一萬多,平起平坐我們不吃虧啊。人在江湖,道義為上。你敬別人一尺,別人自然敬你一尺,即使有什麼矛盾,萬事可商量嘛。”

劉秀心想道:“大哥江湖氣重,秉性難改,再爭論也不會有結果。我們舉漢軍旗幟,行天道怎麼可以與市井之徒同輩?為我所用自然好,平起平坐隻怕會壞事。但大哥主意已決,隻盼王鳳、陳牧甘心屈就在大哥之下。”劉秀隻好道:“那大哥你抓主意吧。”劉縯道:“好,我們派劉嘉前去招撫說服如何?”劉秀道:“劉嘉精明穩重,是合適人選。”劉縯高興道:“好,那這事就這樣定了!”

劉嘉不負劉縯所托,說服王鳳和陳牧前來合並,合並之後順利攻下唐子鄉和湖陽縣。一日,劉秀和劉縯在營帳裏討論進攻棘陽,一個士兵急急進入報告道:“將軍,大事不好。我們和新市、平林的兵快要打起來了!”劉縯道:“所為何事?”那士兵道:“他們覺得我們占用了太多戰利品,他們人多,我們人少,理應他們擁有更多戰利品。我偷聽到,他們謀劃要打我們,把戰利品奪回。”劉縯道:“豈有此理,戰鬥的時候躲在後麵,如今卻和我們爭戰利品!秀兒,你說這事如何是好?”劉秀道:“他們是圖利之徒,我們如何要繼續合作,隻有把戰利品給他們。”劉縯道:“隻怕我們的人不答應,戰利品都是他們拚命奪回來的。”劉秀道:“這樣吧,我來勸他們。”轉身對那士兵道:“你去把漢軍的士兵長都請到營帳中來。”那士兵道:“是!”便轉身出去。

等漢軍將領集合完畢,劉秀勸道:“王鳳他們對我們占了大部分戰利品非常不滿,不如我們把戰利品都給他們吧。”劉嘉生氣道:“憑什麼?這些戰利品都是我們用命奪回來的。打仗的時候,他們隻會躲在後麵,他們想要戰利品,下次作戰的時候衝到前麵去。”劉秀道:“沒錯,戰利品是兄弟們拚命奪回來的。不過,他們是圖利之輩,我們不是!我們是漢軍,肩負著光複大漢之重任,我們的目標不是唐子鄉和湖陽,我們的目標是宛城,是昆陽,是南陽,是河北,是長安!我們是要攻入長安推翻王莽,光複大漢的。隻要我們攻下了宛城,財寶是現在的百倍,各位又何必和他們計較?我們現在還需要他們,所以懇求大家不要計較蠅頭小利。我劉秀承諾各位,將來必將百倍歸還!”

眾將皆服,紛紛道:“給他們就給他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