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被張卯這一喝驚醒,這是立劉玄為帝的唯一機會。王鳳站起來道:“張卯兄說得對,立劉玄為帝之事就此決定,不得有二!二月辛已朔乃吉日,我們就在這天設壇讓劉玄即皇帝位!”眾人道:“是!”劉縯苦笑沉默。
劉縯鬱悶回到府中,一連幾天都在懊惱當時是否強硬阻止綠林人立劉玄為帝。這日,越想越懊惱,掌包拳來回撞擊,正苦惱之際,劉秀帶著十來個舂陵子弟衝衝趕來。劉秀道:“大哥,綠林人在外麵築壇,傳聞他們要立劉玄為帝,是不是真的?”劉縯點頭證實傳言。劉秀大驚道:“大哥你怎麼不早說?你同意了?”劉縯道:“說了又有什麼用?他們人多,逼我表態,劉玄和我們一樣皆高祖之後,立他為帝,我拿什麼理由反對?”劉秀道:“哎呀,大哥,此事你怎可隱瞞呢?說出來大家商量如何應對啊?你看外麵的壇都快築好了,我們才知道這個消息,而且還是從綠林人的口中得知的。”
一個名叫劉稷的部將怒道:“起兵圖大事者,乃伯升兄弟,如今漢軍壯大了,怎可讓他們取了果實?此事我們舂陵子弟萬不能答應!”其餘的人皆道:“對,絕不能答應!”
劉縯道:“秀兒,你說此事該如何辦?”劉秀歎道:“他們已在淯水上設壇即將舉行登基大典,已無法阻止。”劉稷怒道:“他娘的動作如此之快,戰鬥之時不見他們如此積極!”劉縯歎氣道:“我們要不接受劉玄做皇帝,要不帶領舂陵子弟離開。不過我們曆經磨難才有今天,此時離開豈不可惜?”劉秀道:“劉玄為人懦弱,而且出身綠林,綠林人立他為皇帝是怕大哥的威嚴。劉玄同為高祖之後,我們若此時帶部隊離開豈不讓天下人認為我們隻圖皇位?此時不是稱帝良機啊,若此時稱帝,王莽必集中力量來圍剿。”劉縯道:“我和他們說了,不過他們還是執意要立皇帝。”
劉秀道:“此事已經無法阻止,我們隻能接受。我們現在唯一要做的是,必須在新朝大軍到來之前拿下宛城,有據可守。”劉縯道:“你為何如此確定王莽會集中大軍來攻打我們?”劉秀道:“大哥,你想一下,王莽是篡漢而立,一旦高祖之後登基為皇便成天下正統,王莽怎麼允許我們存在?”劉縯道:“那就讓劉玄那小子做皇帝了?”劉秀道:“也隻能這樣了,不過我們從今天起要牢牢掌握軍權,暗中積聚力量發展自己,同時還要削弱綠林人在軍中的影響力。隻要我們掌握軍權,待推翻王莽之後可以廢劉玄而自立。”眾將聽劉秀所言,醍醐灌頂,紛紛道:“文叔兄說得對,我們不能離開,就讓劉玄那小子先做幾天皇帝,到時候再廢了他!”
十萬人聚集在淯水神壇,共賀劉玄登機為帝。劉玄穿著帝服,神色慌張從兩側威武的士兵中緩慢走向神壇高處。他第一次遇到如此景象,穿上皇帝服飾之前隻是一個更始將軍,雖叫將軍,其實是虛職,是綠林人看在他出身的份上留在軍中當活佛吸引饑民加入綠林軍之用。其實他在王鳳手下一個奴隸,所有下人做的事他都做,還時不時受到王鳳的拳打腳踢,每日戰戰兢兢,生怕王鳳取了他性命。劉玄想不到,王鳳突然有一天和他說,我要立你為皇帝,不過你要聽命於我。劉玄性格雖懦弱,但還是懂得做皇帝的後果,他覺得起義無論成功還是失敗自己都必死無疑。成功了,他會像楚懷王一樣被項羽殺死;失敗了,王莽會將他挫骨揚灰!但他沒有選擇的餘地。
劉玄看著跪在腳下的幾萬人,跪在自己不遠處的二十多位將軍,昨天還是自己要恭恭敬敬應對的人,如今自己坐著,他們跪著,羞愧的汗水直流,舉起手想說些什麼,卻又不知從何說起。登基儀式完成後,王鳳拿出聖旨高聲讀道:“皇帝詔曰:朕奉命於天,於淯水登基為帝,大赦天下,改元更始。今封劉良為國三老,王匡為定國上公,王鳳為成國上公,朱鮪為大司馬,劉縯為大司徒,陳牧為大司空,餘皆九卿將軍。欽此!”聖旨剛讀完,下麵的舂陵子弟一陣躁動,相互竊竊私語。“太過分了,城池是我們攻占的,功勞他們全占了!”“就是,就是……明顯是在排擠我們舂陵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