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劫難(10)(1 / 1)

劉玄等人在大殿等候劉秀的到來,他們也想見一下劉縯死後劉秀有什麼表情變化。隻見劉秀孤身一人,閑庭信步向劉玄走來,沒有悲傷的神情,淡然如常。

“微臣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劉秀跪拜道。綠林人見劉秀沒有悲愴之意,神情自若,都深感意外。劉玄道:“平身吧。”劉秀道:“謝陛下。”劉秀道:“劉縯將軍意欲謀反,被朕殺了,不知你怎麼看?”

“陛下是真命天子,受命於天,享有天下臣民的生殺大權。劉稷冒犯陛下在先,我大哥冒犯在後,甚至傷害了龍體,皆為死罪。正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即使臣的大哥立有大功,皆不能例外。若君不君,臣不臣,我大漢何時光複統一天下?若君臣朝綱不遵,和前朝又有何區別?陛下所做之事是整理朝綱,微臣沒有意見。”劉秀淡然對答道。

王匡看著劉秀神情自若,刺探道:“你和你大哥感情深厚,難道你現在就沒有一點悲傷?”劉秀道:“悲傷是有的,在我聽聞大哥去世的消息之時,臣也哭了。但王常把事情的過程告訴了臣,臣才知道,錯在我大哥,不是陛下,陛下的處置沒有任何問題。從私人的角度來看,這是一件令人悲傷之事,但從大的來說,臣為陛下的殺伐果斷而感欣慰。這英明決斷,有高祖之風,是大漢之福!不瞞陛下,臣悲傷,但悲傷隻在心裏,是小事;光複大漢江山才是大事,是名垂千古的大事。謝陛下讓臣有幸參與這個名垂千古的大事。對於大哥,臣有遺憾,但臣相信大哥此刻已為當時冒犯陛下懺悔不已。”

綠林人見劉秀淡然自若,回答得無可挑剔,想著發難卻無從發起。最著急的是李軼,他深知劉秀的能力,覺得劉秀今天的表現太反常了。劉秀一定在隱忍,在積蓄力量,在等待時機,他終有一天會冒起,會取他的性命。今日的劉秀不死,他日死的必定是自己。

“劉秀,你就別裝了,你和劉縯感情的深厚我們所有人都看在眼裏的。你今天若無其事的來宛城是因為你在潁川的兵權被王常收了,如果不是,恐怕你現在都要代兵打回宛城了吧?你如今隱忍,是不是在積蓄力量,等有一天有力量了,取我等的性命?”李軼把氛圍刺破,恨不得劉秀此刻發狂,要找劉玄報仇。神情自若的劉秀才是可怕的,可怕得像個深不可測的深洞,深不見底。

“李軼此話的意思是,皇上處置我大哥的做法不對?”劉秀冷道,他知道李軼要激怒他,把深藏的怒火釋放出來,但為了自己的理想,為了陰麗華,為了家族人,他隻能忍。

“你......我的意思是,你和你大哥那麼深厚的感情,你怎麼可以沒當一回事似的?正所謂長兄如父,看你今天的樣子,一點悲傷的神情都沒有,此為不忠。陛下倡導仁義禮孝,而今的你就是不孝。”李軼繼續刺劉秀的心。

“陛下是大漢的皇上,是大漢的天子,更是高祖後裔的當家人,大家長!臣大哥冒犯皇上,罪當誅,無論從君臣,還是族法,都會被從族譜中除名,無法位享太廟。也就是說,從他冒犯陛下那一刻開始,他已不是我大哥。如今陛下念在他有功,將他厚葬,已是他最好的歸宿。臣實在找不到任何理由埋怨陛下。是,臣是哭過,流過淚,但那眼淚皆因他對我有養育之恩。現在一切都過去了,他也從族譜中除名了,臣也不應該再悲傷了。”劉秀淡然道。綠林人對劉秀之言竟然找不到任何駁斥的理由,再說劉秀不孝,就顯得自己不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