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領導與控製(1)(3 / 3)

“幸福總是相同的,而不幸卻是各種各樣的。”對管理者而言,這句話同樣適用。失敗的管理者總有各種各樣的失敗原因,但優秀的管理人才身上總會有某些類似的特質,總結出這些特質對所有人都具有現實的借鑒意義。

1.積極進取,有強烈的事業心

對任何領導而言,這是必須具備的最重要的特質。要想做到這一點,終身教育的觀念是必不可少的。

除此之外,還應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不斷創新,領導下屬創建學習型組織。

2.公正公平,做到“一碗水端平”

成也權力,敗也權力。很多權力者手中掌握的權力最終都成了對自身的最大威脅。

因為權力固然重要,但正確使用權力更關鍵。如果隻知道利用職權搞“權力尋租”,不能公平、公正地對待職員,最終隻能招來不滿和抱怨,這在嚴重時甚至會危及自己的地位。

3.值得信賴,敢於講真話

杜邦公司前董事長理查德對此有過一句經典的論述:“如果你總是說真話,那麼你就無須記住你曾經說過什麼話。”

對於那些愛講真話的領導,員工總是會報以最大的信賴去全力以赴地支持他的工作。

4.善於傾聽,尊重每一名員工

聰明的領導懂得傾聽比命令更有價值,他們往往可以在傾聽員工意見的過程中發現有價值的信息,在很多情況下,這種溝通方式都比命令更有效。

5.寬容謙遜,創造和諧的工作氛圍

要想讓員工很自然地融入組織文化並提高工作效率,一個領導者隨時持有的謙遜和寬容的態度是必不可少的,要知道,在很多時候,隨和與寬鬆的氣氛將激發出員工很大的創造力。

6.心胸坦蕩,不搞陰謀詭計

古語說得好:“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領導者如果沒有寬闊的胸懷,那麼他隻能認可正麵的言論,而拒斥反麵的意見,但在實踐中,刺耳的話卻往往能反映組織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要點回顧

無論是傳統特性理論,還是現代特性理論,都強調了領導者應具有較多的適應領導工作的人格特性。

充分授權——一把抓就什麼也抓不好

領導者將組織和人民賦予自己的部分職務、權力授予下級行政機關或職能機構,以便下級機關能夠在上級的監督下自主地行動並處理行政事務,從而為被授權者提供完成任務所必需的客觀條件。

凡事大包大攬,是管理大忌。而要避免事必躬親,放權就成為管理者唯一的選擇。

把手裏的權力分出去的好處遠比它表麵上看起來的多得多。因為一個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繁忙瑣碎的小事往往會牽扯人最多的精力。與其與小事糾纏不休,不如將注意力轉向思考部門的前進方向問題,解決這一問題的價值明顯要比解決具體的小事情大得多。

孔子有一個學生名叫子賤,有一次,他奉命出任某個地方官。和卸任的官吏截然相反,子賤到任後不僅不問政事,還隻管自己彈琴自娛自樂。

奇怪的是,他管轄的地方卻秩序井然,民興業旺。之前那位卸任的官吏每天起早貪黑、忙忙碌碌、兢兢業業,卻沒有把當地治理好。

他又委屈又不解,於是,他去請教子賤:“為什麼你不問政事卻能治理得這麼好?”子賤回答:“那是因為你隻靠自己的力量去行事,盡管十分辛苦,卻沒有什麼效果,而我是借助別人的力量來完成任務的。”

要知道,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個聰明的領導人,事必躬親是最差的選項。學習子賤,正確地利用下屬的力量,充分發揮團隊協作精神才是正確的選擇。這樣,不僅能使團隊盡快成熟,同時也能最大限度地減輕管理者的負擔。

但是,管理者分權力出去不是分給每個人,而是要分給能承擔得起這份責任的人。

選擇這幾個人,並不僅僅是為了刺激下屬的工作積極性,更重要的是鍛煉他們的能力,讓他們在實踐中成長,有機會成長為“二把手”甚至“一把手”。

可惜的是,三國時期的大謀略家諸葛亮卻不清楚這一點,否則,憑借他的智商和學識,曆史可能會重寫。

諸葛亮與司馬懿交戰時,司馬懿曾經向一位漢使詢問諸葛亮對飲食和軍務管理的繁簡情況,這位漢使據實以告:“諸葛丞相很辛苦,他早起晚睡,軍中處罰隻要是在二十以上的,他都要親自過問。每天吃的飯,還不過數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