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定律——菜鳥修行課
初學者常常被置於陰暗的角落——不受重視的部門,隻是做一些打雜跑腿的工作,有時還會被澆上一頭大糞,受到無端的批評、指責,代人受過,組織或個人任其自生自滅,初學者得不到必要的指導和提攜,這種情況與蘑菇的生長情景極為相似。“蘑菇管理”指的是組織或個人對待新進者的一種管理心態。
“蘑菇定律”最早是被一批年輕的電腦程序員編寫的。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電腦程序員意外地發現,剛從學校畢業的新人在剛參加工作時,很難適應他們各自的工作環境。為了解決這一難題,這些電腦程序員經過日夜艱苦地開發與探索,終於發現了“蘑菇定律”。
“蘑菇定律”被譽為職場員工“羽化成蝶”前的必經之痛,是每一位初涉職場的員工都會遇到的。但是,隻要員工能夠認真對待工作,堅持不懈,勇攀高峰,抓住機會,就能夠早日告別“蘑菇期”。
很多職場新人都有過一段“蘑菇”的經曆,有些人認為這不一定是什麼壞事,相反的,蘑菇定律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1.消除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
很多大學生走出校園時,都會認為自己從一開始工作就應得到重用,但由於缺乏工作經驗,也欠缺擔當重任的能力,往往達不到預想的效果。隻有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煉後,消除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才能慢慢成長。
2.加快適應社會的速度
要想在職場上如魚得水,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的社交能力。凡是辦事能力強、工作效率高、業績好的員工,首先都能夠適應這個社會。作為一個職場新人,是否能適應職場中的行為模式和遊戲規則,往往決定於最初一段時間的“蘑菇經曆”是否順利。因而,“蘑菇經曆”能夠加速職場新人適應社會的進程。
3.使職場新人避免沾沾自喜
對職場新人來說,在完成本職工作、取得新的成績之後,總是希望上司和同事會注意自己,也希望得到高度承認和稱讚。但是,在職場中,你所做的事並非會被別人盡收眼底。因此,這就需要你沉得住氣,靜下心來,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績。
要想把“蘑菇定律”落實到實處,就應該從企業和個人兩方麵著手。
1.企業
(1)企業應該避免揠苗助長。職場新人就像一張白紙,紙上談兵在所難免,所以,過早地對年輕人委以重任,無異於揠苗助長。
(2)給職場新人的陽光必須足夠多。陽光就是培訓、輪崗等工作豐富化的手段。這些是幫助人力資本轉為人力資源的工具,也是充分利用人才的基礎。
2.個人
(1)職場新人要認真對待本職工作。認真對待你現在所從事的工作,並全力以赴地做好它,這是一切事業的開始,也能為以後打下堅實的基礎。
(2)學會適應。如果你到了一個自己並不滿意的公司,或者被分配在某個不理想的崗位上,需要做一些無聊的工作時,就要先學會適應。因為要想改變環境,前提就是先適應環境。
(3)堅持就是勝利。“堅持誠可貴”,很多職場新人在“蘑菇期”最容易產生的念頭就是放棄。而真正的成功屬於那些堅持不懈的人。隻有認準了目標,不斷前行,在“蘑菇經曆”中積累可貴的經驗和素質,才能為以後的“厚積薄發”作好鋪墊。
(4)自強自立,不屈不撓。在沒有成功時,職場新人往往會遭遇歧視、侮辱等不公平的待遇,遇到這種情況,千萬不要停留在對這些問題的糾纏上,要自強自立、不屈不撓,不斷增強自身的實力,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要點回顧
蘑菇管理是一種特殊狀態下的臨時管理方式,管理者要把握時機和程度,被管理者一定要誠心領會,早經曆早受益。
史華茲論斷——危機就是轉機
美國著名管理心理學家D.史華茲說,所有的壞事情,隻有在我們認為它是不好的情況下,才會真正成為不幸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