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節 清欠條(1 / 2)

紫薇宮中絲弦悠悠,歌女們青絲墨染,紙扇飄逸,靈若仙子,一群蝴蝶般美麗的宮女們將各種菜肴一一傳到宮中案幾上。

夏仁宗生有四位皇子,三位公主。

太子吳知民和二皇子岱王吳知義已過而立之年,三皇子奕王吳知書二十出頭,小皇子吳知畫由湯貴妃所生,年僅十歲,聰慧伶俐。

君臣們觴觥交錯,歡聲笑語,眾人都一小杯一小杯的喝,橫山王則是酒到碗幹,一大碗一大碗連著喝。

兩柱香後,橫山王大著舌頭道:

“乖、女婿啊,給朝廷‘清欠’要錢的事兒辦的如何了,聽說沒人願意利索還錢啊。”

岱王道:

“戶部所存借條,隻清理出來十分之三,工部許尚書在門前貼出告示,說賣祖居還錢,刑部田尚書令家奴上街賣桌椅鍋碗還錢,其餘大臣有人哭的死去活來,有人在家中吃發黴的米度日,總而言之全要拖一拖才有錢還。”

橫山王大著舌頭,棱目乜斜,強硬的說道:

“乖、女婿啊,你那般要錢太軟,得要到猴年馬月,我崤山大營中軍糧不足,尚可從四周郡縣臨時湊湊,大明王所率的邊防軍,斷糧半天,將士們怕是要造反,你、聽我的沒錯,軟的要不來,咱耍硬的,把欠錢的官員全關押出來,不還錢不放人。”

“咳、咳、親家親家,你又喝多了吧,治國豈能兒戲,大臣們都是本朝千挑萬選來的柱梁,縱有過失,也應按律懲治,把欠錢的官員全關押起來,朝堂中要空一大半,六部的活兒你能全幹過來嘛。”仁宗立刻反對。

岱王一看橫山王和仁宗意見不是十分統一,立刻和稀泥道:

“父皇和泰山大人容稟,常言道事急易變,事緩則圓,朝廷要的是真金白銀,又不是要官員們的腦袋,兒臣再想想辦法,一定替父排憂,為國解難。”

“我、看出來了,吳知義你小子向著親爹,我一會回府向親閨女告狀去。”橫山王大著舌頭嘀咕完,撲嗵一聲摔倒座下。

“泰山大人你沒事吧?”

“咳、咳、這個老酒癩子吃酒忘醉,沒一次能走著回府的,快扶起來。”

眾人急忙搶過來一通忙活,派人將橫山王送回府中,然後重開宴席。

“理天下萬民在於理財,戶部沒了錢糧,本朝便會運轉不靈,清理‘借條’事在必行,但一不要用硬的抓人,二不能緩緩進行,眾位愛卿可有良計獻上。”仁宗正色征求意見道。

眾人麵麵相覷,岱王用軟的要不出來錢,橫山王用硬的仁宗不準,一時之間誰也不出聲。

許雅之與三皇子奕王吳知書年歲相仿,兩人隔席相坐,忽然傾身伏在奕王耳邊竊竊低語,奕王目光閃爍,臉上慢慢浮現一片燦爛笑容。

仁宗遠遠看個真切,出聲道:“許愛卿可有何妙計,當眾說出來,大家共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