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否定,就是一種同自己的競爭。“今天的我,一定要勝過昨天的我。”這就是一種自我否定。比如,昨天的演說和今天的演說相比,今天是否有些長進?昨天找一個職工談話,不到五分鍾談崩了,今天再找他談話,能使他醒悟嗎?去年能管好五百人的企業,今年能管好兩千人的企業嗎?……通過這種自我否定,也能激勵自己迅速增長能力。
競爭和自我否定,向你指出了新目標、新的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希望,使你產生了新的壓力、新的動力,迫使你去尋求和探索新方法、新的途徑、新的手段,嚐試運用新的思維方式、新的行為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去從事領導工作。
競爭和自我否定,是一種特殊的學習和實踐,也需要不斷地總結成功經驗,吸取失敗的教訓,使自己的領導能力得到不斷的提高,努力防止領導能力在原來的水平上徘徊,甚至下降。
在領導才能的鍛煉與培養的過程中,需要克服以下幾種影響領導才能提高的因素。
一是忽視定向、有目的地培養領導才能。在領導才能的培養上,缺乏戰略上的計劃性和指向性,不能根據本人的德才素質和工作需要,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培養和鍛煉。
二是重工作輕學習。有些領導,重任在肩,事務纏身,忙得顧不上學習有些領導忙於各種會議、應酬,迎來送往,也擠掉了學習時間。忽視學習,缺乏總結的“辛苦工作”,隻能使自己永遠成為一個原地踏步的“熟練工”。所以,我們一直強調無論工作怎樣繁忙,都需要抽時間學習即為此理。
三是閉塞的環境裏有些領導幹部甘當“小國之君”,整天忙於事務,既不願意到先進地區走一走,看一看,也不重視進行大範圍的接觸和交流,更不願意利用現代通訊手段,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領導科學,甚至對現代管理科學、先進的經驗呈嫉妒、排斥態度,總是認為“老辦法好”,這樣就影響了領導才能的提高。
四是不良風氣的影響。一小部分領導幹部不是從提高自己的才能、爭創功績方麵去獲取升遷的機會,而是熱衷於以走後門、拉關係等不良行為來達到目的。這樣的領導者的領導才能無疑是提不高的。
不斷挑起競爭的欲望
有一個暖氣機製造廠,由於員工一直完不成定額指標,他們的經理非常著急,為此他幾乎使用了所有的方法,如說盡了好話又鼓勵又許願甚至還采用了“完不成指標,開除你”的威脅手段,結果幾乎毫無效果。最後隻好向總經理查爾斯·史考勃做了如實彙報。結果,史考勃先生當天就走進了工廠。當時,日班馬上就要結束,他問一位工人說:“請問,你們這一班今天製造了幾部暖氣機了?”“6部。”那位工人回答。史考勃沒再說話,隻是拿了一支粉筆在地板上寫下一個大大的阿拉伯數字“6”,然後轉身離開了車間。夜班工人接班時,看到了那個“6”字,便問是什麼意思,那位準備交班的日班工人說:“老總剛才來過了,他問我們製造了幾部暖氣機,我們說6部,他就把它寫在了地板上。”第二天早上,史考勃又來到了工廠,他看到夜班工人已把“6”字擦掉,寫上了一個大大的“7”字。日班工人接班時當然看到了那個很大的“7”字。於是他們決定要讓夜班工人看看顏色,發憤抓緊幹活。那晚他們下班時,地板上留下了一個頗具示威性的特大的“10”字。顯然情況在逐漸地好起來。不久這個產量一直落後的工廠終於有了很大的起色。有什麼秘訣呢?應記住史考勃先生的話:“領導者要使工作圓滿完成,就必須挑起競爭,激起人們超越他人的欲望。”
美國西雅圖第一銀行曾經遇到了許多麻煩,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困難是整個銀行上上下下士氣極為低落。新任銀行董事長迪克·庫利就把大家分成了幾個小組,並在各小組之間展開了引人注目的競賽,記分標準隻有一個:為銀行爭取到存款額。這些小組成員來自銀行各部門:接待部門、管理信息部門、日常事務部門以及信貸部門等等。結果效果十分顯著。90天內便吸收了5億美元新存戶存款,而且競賽中的優勝都很少出自人們預料中的部門即信貸部門,其中成績最大的是來自管理信息部門的小組。可見競爭在挖掘職工潛能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