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混合動力的新模式(1 / 2)

混合動力的新模式

專題·資訊

作者:路智軍

近日,喜聞混合動力係統新的能源儲存形式——“液壓儲存”在上海神舟汽車節能環保公司研製成功並投入試運行。這一創舉,無疑是對我國在推廣純電動汽車和油電混合動力客車中遇到的種種難題和障礙的逾越與革新。6月8日,《駕駛園》記者一行應上海神舟汽車節能環保公司總經理陳傑邀請,在上海市閔行區江川1路公交線路試乘裝載液壓混合動力係統的申龍公交車。

陳傑博士向本刊記者介紹,上海神舟在2006年就已開始研究液壓混合動力係統,它是利用回收車輛刹車時的動能和怠速時的動能,轉化為液壓儲能裝置中的勢能,用於起步時驅動車輛,目前,在閔行區1路10輛液壓混合動力公交車正在示範運營。據初步統計數據顯示,裝上這種液壓混合動力係統後可以比傳統燃料的公交車節能20%以上,減排30%以上。一輛公交車一年可節省油費4萬—5萬元,減排二氧化碳2萬多公斤。

《駕駛園》記者在2008年就對液壓混合動力係統有所耳聞,這次應邀參觀神舟公司研製的液壓混合動力公交車,可以切實體驗其特點。記者跟隨陳傑來到位於上海市閔行區江川1路公交車調度站。這裏共有10輛申龍牌公交車,車長10.5米,發動機動力180千瓦,自重10.8噸。記者來到駕駛室,並未看到過多的液壓混合動力係統的操作裝置,陳傑說:“為了盡量適應駕駛員操控習慣,設計中將混合動力係統操作融合在傳統車駕駛操作上,儀表台上隻是設置一塊液壓壓力表和一個混合動力係統退出開關,在混合動力係統出現故障時操縱此開關即可分離混合動力係統,使車輛恢複至傳統驅動係統。”陳傑繼續講解道,能量回收共分兩部分——怠速能回收和製動能回收,當車輛在怠速狀態下能量處在自動回收狀態;製動能量回收指令是設計在製動踏板上,駕駛員隻要輕輕觸動製動踏板,係統就會執行回收製動能量。當車輛啟動時,駕駛員隻要輕觸油門踏板,儲存的液壓能就會推動車輛前行,從而達到啟動車輛的作用,而發動機仍處在怠速狀態。

為便於對比數據收集,測試車輛共分兩組,開啟和關閉液壓混合動力係統公交車各5輛,記者試乘的是開啟液壓混合動力係統的5241號公交車。女駕駛員劉師傅指了指儀表台上一塊直徑隻有5厘米的壓力表說:“怠速時能量儲存非常快,達到20兆帕(Mpa)時就可啟動了。”隻見她輕觸油門踏板,車輛發出如電動機驅動的輕快聲響駛出站點,在車輛達到20公裏時速時,劉師傅直接掛上三擋,之間的銜接如同二擋掛三擋一般順暢,未出現闖擋等乘坐不舒服感覺。這條線路站距太近了,當劉師傅剛剛掛上四擋就已經看到下一個站點,於是靠站、停車、開門、關門、啟動,記者默數了停站時間大約在30秒,儲存壓力已經達到20兆帕(Mpa),完全滿足第二次啟動的條件。讓記者感到驚奇的是:駕駛員在啟動車輛時沒有放手刹,在車輛停穩後也沒有拉手刹,而且腳離開刹車踏板。對此,劉師傅解釋道:“液壓混合動力係統在駐車時能夠起到刹車作用,所以不需要踩刹車或拉手刹。你們也看到,在起步時,我沒有掛一擋、二擋,而是直接掛到三擋,回收能量完全能夠啟動車輛,要知道這樣重的車在啟動時最少要燒半瓶柴油。”

前方突遇紅燈,劉師傅踩了腳刹車,記者清晰地看到儲能壓力表達到35兆帕(Mpa)。陳傑說:“為了減少發動機負擔,係統設定怠速時回收能量最多22兆帕(Mpa),所以刹車能量回收是主要的回收能量。江川1路這條線路站距比較短,而且道路又不太擁堵,液壓能量回收主要靠怠速能回收,而製動能回收較少,也就是說,這套係統更適合在擁堵路段使用。”

在回程,記者換乘了一輛沒有開啟液壓能量回收係統的車。駕駛員李師傅非常健談,他告訴記者:他是開大班的,經常能夠開上開啟液壓混合動力係統的公交車。記者問他兩種車最大區別是什麼時,李師傅非常肯定地說:“液壓混合動力係統在駕駛上減少了勞動強度,操作動作減少了一半,比如不需1擋、2擋切換,直接掛3擋,減少腳刹和手刹操作等,極大降低了駕駛員勞動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