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後輪驅動的區別(1 / 1)

前後輪驅動的區別

車輛·科技

作者:李穎

轎車究竟是前輪驅動好還是後輪驅動好?這種爭論已經持續了幾十年,至今仍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過去,路上行駛的汽車都是後輪驅動(RWD)居多,但是到了上世紀70年代後期,前輪驅動(FWD)的汽車就逐漸占居了主導地位。現在,後輪驅動的轎車也開始被許多汽車廠家所采用。例如,尼桑將它的英菲尼迪G35型轎車設計為後輪驅動,卡迪拉克在它的最新的CTS型轎車中也采用了後輪驅動。這兩種驅動係統各自具有什麼樣的優點和缺點呢?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前輪驅動係統,這也是如今應用最為廣泛的。首要的優點是可以降低轎車的成本,這也是為什麼現今許多汽車製造廠商都采用這種驅動係統的原因。前輪驅動在製造和安裝方麵都比後輪驅動便宜很多。它沒有通過駕駛艙下麵的驅動軸,也不用製造後橋殼,變速箱和差速器被裝配在一個殼體中,這樣所需的零部件就更少。這種前輪驅動係統還可以讓設計者更方便在汽車底部安裝其他部件,比如製動係統、燃油供給係統和排氣係統。

減輕整車的重量是前輪驅動的另一個優點。減輕車重可以提高加速性、製動性和燃油經濟性。由於前輪驅動汽車的驅動輪承受著發動機和驅動橋的重量,可以增加驅動輪的附著力,這對於在濕滑路麵上行駛的汽車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前輪驅動的優點還在於可以擁有較大的室內空間,駕駛室內不會因為有驅動軸通過而有一個大的凸起。看看本田思域,你就會發現這種小車也可以擁有許多轎車無法比擬的後座空間,原因就是有了一個平整的底板,同時,沒有了後差速器,行李箱的空間也得到增大。

前輪驅動的主要缺點就是使汽車的操縱性變差。因為大多數的質量都集中在車前部,車的後部將會變得輕一些,這樣後輪的的附著力就會變小,在有冰覆蓋的路麵上行駛車尾容易發生側滑。但是這個問題現在已經得到了解決,設計者在設計時盡可能將重量設置在汽車的後部,理想的質量分配是前後輪所承受的質量之比各為50%,但是前輪驅動汽車很少有達到或接近這個比值的。

另外一個缺點是前輪所承受的負荷重。在車輛加速、轉向和製動時,前輪必須傳遞地麵作用於輪胎的力,而輪胎擁有的附著力是有限的。當附著力一部分用來加速時,就必定會減少對其它部分的作用力。而後輪承受的這種作用力卻很少,它隻需要跟著前輪滾動就可以了。

所有前輪驅動係統的缺點都是後輪驅動係統的優點。隨著一部分的機械部件從汽車前部移到後部,汽車的平衡性和操作性都將會有很大的提高。後輪驅動的汽車加速時,牽引力將不會由前輪發出,所以在加速轉彎時,駕駛員就會感到有更大的橫向握持力,操作性能變好。這就是為什麼世界上高速跑車和高性能轎車都是采用後輪驅動的原因了。

維修費用低也是後輪驅動的一個優點,盡管由於構造和車型的不同,這種費用將會有很大的差別。對於後輪驅動的汽車來說,如果變速箱出了故障,不需要對差速器進行維修,但是對於前輪驅動的汽車來說,就有這個必要了,因為這兩個部件是連在一起的。不過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前輪驅動汽車的可靠性也已有了很大的提高,維修費用高也許已經不是一個大的問題了。

後輪驅動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相對高的裝配和製造成本、更多的故障、相對狹小的室內空間等等。現在,更多的汽車使用的都是獨立後懸掛係統,這樣就可以將車體與差速器和傳動軸靠的更近,從而可以增大室內空間。

牽引力小一直以來都是後輪驅動汽車的一個問題所在,因為後輪所承受的負荷比較少,但是現在的電子設備使得這種情況有了改變。牽引力控製力係統和車身穩定電子係統,可以讓後輪驅動的汽車在濕滑的路麵上達到和前輪驅動汽車一樣的性能。改進的輪胎設計技術也可以改善後輪驅動汽車的這個缺陷。

到底是那一種驅動方式好,全輪驅動怎麼樣?保時捷在卡雷拉上用的是全輪驅動,以此來提高它的整體性能,富士車隊也靠全輪驅動汽車贏得了幾項世界拉力賽的冠軍。究竟哪一種驅動係統好,這種爭論仍在繼續,隻要兩種係統都有人使用,我想這種爭論也許就將一直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