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情感互動”彰顯魅力(1 / 2)

“情感互動”彰顯魅力

安全·法規

作者:徐之鵬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深圳巴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在長期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探索出一條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新途徑——“情感互動”,它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彰顯魅力。

建立“情感互動站”

深圳巴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有10個車隊,2個車間,843台公交車、34條公交線路,共有4000多名員工,每天向數十萬市民提供城市公共交通服務。員工90%來自全國各地,屬非戶籍人口,他們工作緊張,薪酬偏低,與家人兩地分居,來自生活、工作的壓力較大。

如何使服務做到安全、快捷、優質,讓市民滿意、政府放心?公司將黨支部建在車隊、車間,並在各單位建立“情感互動站”,加強對員工的情感關懷、情緒管理。經過幾年“情感互動”實踐,企業文化建設在行業首屈一指,收到了顯著的成效。

重視“人”的情緒管理

嚴格管理、獎懲分明,對保持企業的正常運行是必要的。但事是人做的,隻重視人的利益動機而忽視人的情感需求,就會出問題。員工在工作中,會遇到各種矛盾而產生情緒波動;在生活中,也會碰到各種不愉快而產生消極情緒。這不僅僅是員工個人的事情,輕則會影響工作的效率,重則會產生嚴重後果。尤其對公交企業來說,員工的情緒直接影響服務的質量和行車的安全。如某公司的一個駕駛員開車闖了紅燈,受到交通處罰,公司又按規定進行處罰,他情緒異常,揚言要把車開到海裏去。從製度規定來說這樣處理沒有錯,但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廣東某地2009年就發生了一起因駕駛員情緒問題,連撞28輛車,造成5死11傷的慘劇。深圳巴士集團第四分公司在不斷地實踐中,深深體會到了“情緒管理”“情感關懷”是實施良好管理,促建企業與社會和諧的基礎和前提。

讓員工有“家”的幸福

實行情感互動工作3年來,深圳巴士集團第四分公司建立了公司情感互動中心、車隊情感互動站兩級平台。互動站裏總體布局分“動區”和“靜區”,共有“兩室”“兩站”“九區”,即心理谘詢室、宣泄室,情感天地廣播站、情感加油站,接待區、茶水區、播音區、影視區、閱覽區、互動區、網絡區、溝通區、發泄區。這裏有專業的情感管理員、專業情感護理師和員工一起互動,唱唱歌、跳跳舞、談談心、上上網,對著沙包踢兩腳、揮兩拳,看看書、下下棋、聽聽音樂……。公司還在西麗車隊情感互動站掛牌“深圳市陽光心靈工作室”,資深心理谘詢師每月定期舉辦講座,與員工互動交流,幾年來受眾超過2000人次。倡導情感關懷的理念、創造情感關懷的氛圍、建立情感關懷的製度,收到明顯成效。公司盲目上訪的人數為零,沒有發生集體上訪和群死群傷事件,營運違章、投訴、事故等數據都在行業最低水平,許多基層單位出現了連續數月違章、投訴均為零的良好勢頭,受到新聞媒體的正麵報道100多次。

更要“嗬護”員工的“心酬”

公司在重視員工薪酬的同時,也十分重視員工需要尊重、信任、肯定、鼓勵、關懷的“心酬”。公司認為,工作在第一線的駕乘人員是公司創造財富的主體,他們在薪酬低、壓力大的情況下,為深圳提供公交服務,應該受到尊敬;增加薪酬受到企業運行成本的製約,而增加“心酬”是不需要成本的。西麗車隊管理人員樹立為員工服務的理念,開展每天清早在發車時,向首班出站車輛的駕乘人員行注目禮等20多項活動,設立“心酬簿”“幸福園”欄目,表達對員工的尊敬、愛心、責任、真誠,使員工感受到有尊嚴、似親人般的溫暖與囑托。車隊乘務員呂湘平把政府發給她的獎金拿出來,並得到公司董事會資助,創立了“呂湘平服務獎勵基金會”,這是深圳市第一個以公交乘務員名字命名的基金會,用於獎勵在敬業愛崗、創先爭優活動中有突出貢獻的員工,目前共獎勵一線員工399名,發放獎勵基金79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