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吟詩一首 泰山四寇(1 / 2)

不一日,劉備、趙栩等行至官渡,關羽此時滿臉喜色,騎著一匹赤兔馬,風光無限。你道赤兔馬為何到了關羽坐下,原來趙栩將赤兔送與了關羽,趙栩早就有意將赤兔馬送給關羽,畢竟三國裏赤兔馬後來就是關羽的,還跟了關羽三十多年,與關二爺一同赴死,寶馬配英雄,才是正道。

趙栩送赤兔馬時,關羽心高氣傲,死活不肯接受趙栩的饋贈,趙栩勸道:“雲長,我已有萬裏煙雲照為坐騎,無需赤兔馬之力,何況雲長你身軀頗重,青龍大刀又沉,非凡馬所能承受,若有了赤兔,如虎添翼。”關羽聽罷想想也是,趙栩再三苦勸,關羽見趙栩極為誠懇,也不好拂了趙栩的好意,何況自己也早對赤兔青睞有佳,方才接受。

關羽得了赤兔馬,歡喜無限,從此對趙栩也更加敬服,越加把趙栩當兄弟待了。嘿嘿,一匹馬換來一個忠義無雙的兄弟,這比買賣劃得來!

大軍路過黃河時,黃河浪擊河岸,趙栩看那時,黃河水麵清澈,與後世的黃沙堆積簡直是天上地下,真是罪過!

如今大風大水,讓人心情愉快,何況又是得勝歸來,殺了董卓,常言道:得勝的貓兒歡似虎。幾萬大軍都是心情舒暢,各各都是歡喜無限,比過年還高興。

趙栩此時看著黃河浪起,風起雲湧,不禁詩意大發,想起李白有關黃河的浪漫詩詞-《將進酒》,不禁高聲詠道: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複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複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好一個天生我才必有用,伯雄文武雙全,真乃大才也。”

“主公廖讚了,趙栩隨心所詠而以,何足道哉。”

“隨心所詠!唉!伯雄文武全才,遠勝於某。”關羽也如此歎道。哈哈!得日後萬人推崇的武聖發自內心的稱讚,別提多爽了。

此時關羽、趙雲等連周圍將士都被李白的情感飽滿,無論喜怒哀樂,其奔湧迸發均如江河流瀉,不可遏止的《將進酒》,所傾倒,一個個麵麵相覷,深深陷入了這浪漫唐詩中。

其實這首將進酒中表達了李白懷才不遇的情感,趙栩又哪裏懷才不遇?隻是這是唐詩,和三國時的漢賦不一樣,加上劉備等文采沒那麼好,聽不出來,若是法正、諸葛亮在的話,那可就尷尬了!

一行人說笑論事,不日已來到了泰山腳下。看那泰山,挺拔而立,威武霸氣,在這華北平原果然是“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趙栩正看時。

忽然殺出一陣兵馬,正是泰山四寇孫觀、吳敦、尹禮、昌豨,身後約有三、四萬兵馬,攔住去路,這時候泰山底下還隻有一條險路,除非繞遠路,別無他道,隻有廝殺了。

劉備大怒,喝道:“無禮賊寇,還敢攔我等去路。”

“我呸!劉備,你殺我大哥臧霸,何必多言,拿命來!”

孫觀拍馬直取劉備,關羽便待出擊,陳到早躍馬而出,兩人交戰不到兩個回合,其餘泰山三寇見陳到英武非凡,三人齊出圍攻陳到,陳到奮力廝殺,戰不數合,泰山四寇皆被陳到壓在下風,趙栩、趙雲等將齊出,泰山四寇見勢不妙,回馬便走,趙栩、關羽、趙雲三人坐下是千裏馬,奔跑極快,早趕上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