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道:“今天子乏力,百姓無主。主公仁義著於天下,何況今已撫有四州之地,北方安定,可以應天順人,請功即王位,名正言順,以定天下。事不宜遲,便請大哥擇吉日即位。”
劉備大驚道:“雲長之言差矣。為兄雖然漢之宗室,乃臣子也,若擅自為此等事,是反漢也。”
趙雪一聽便明白了,也勸劉備道:“趙雪雖為一介女流,但也知道關將軍所言句句在理。現今天下分崩,英雄並起,諸侯各霸一方,不知幾人心懷叵測;何況四海才德之士,皆舍死亡生而事其上者,都想攀龍附鳳,建立功名。今主公避嫌守義,恐怕失百姓將士之望。還請主公熟思之。”
趙雪講的頭頭是道,句句在理,直把諸葛亮、賈詡、關羽等人都嚇了一跳,心裏暗暗佩服趙雪厲害,文武雙全,才貌出眾。心裏也暗暗羨慕趙栩有如此良妻,這麼一想,剛才趙栩的舉動便也在理了,本來眾人還當趙栩妻管嚴,現在看來,有如此賢妻,豈有不疼愛之理。
劉備也吃了一驚,聽趙雪所言甚是,無半點無理之處。暗自尋思一陣,緩緩說道:“要我擅自封居尊位,我必不敢。以後再商議長策。”
此時關羽、張飛、趙雲、陳到齊跪下勸道:“主公(哥哥)若隻如此推卻,眾心必解矣。”
趙栩也勸說道:“主公平生以義為本,不肯便稱王位,卻也在理。隻是主公今有青、冀、幽、並四州之地,連匈奴單於欒提羌渠、鮮卑單於蒲頭也有讓主公稱王之心,主公若不請功稱王,百姓必定失望,到那時,民心軍心俱散,也由不得主公了。”
趙栩這麼一說,正戳中劉備心窩,劉備登時神色大變,諸葛亮等人也暗暗高興,果然,來找趙栩勸劉備沒有錯。眾人一陣沉默,隻得劉備回答,良久,劉備才從口中說道 :“你們說的卻也十分在理,隻是欲尊我為王,不得天子明詔,是僭越也,這樣豈不是更無禮乎?”
張飛大叫道:“如今天下異姓之人皆欲為皇帝,何況哥哥乃漢朝宗派?莫說稱王,就是稱皇帝,有何不可?”
劉備變色,斥喝道:“你休得多言。”
趙栩想一陣,說道:“主公宜從權變,如今先行王者之事,正好現在欒提羌渠、蒲頭他們還沒有麵見天子,過幾日我們一同前往長安,到時候再表奏天子,也未為遲也。”
“正如伯雄(夫君)所言,還請主公(哥哥)下決定。”眾人齊聲喝道。已經這樣了,也由不得他不願意了,劉備推辭不過,隻得依允。
諸葛亮喜道:“主公既然願意,那是再好不過了。”
眾人也都向劉備賀喜,劉備無奈的搖了搖頭,歎道:“唉!你們呐,好像是串通好的。”
眾人一聽互相一看,都是一臉茫然的樣子,哈哈大笑,連趙雪也捂著嘴笑了起來。劉備見了,也不由得哈哈大笑,這個自然,劉備心懷天下,稱王了,而且還是被部下逼的,這足以說明自己部下都推崇自己,哪有不高興之理。
“對了,主公,我有一大事相求,還請主公批準。”趙栩猛地想起一件事來,後世有位偉人曾說過:‘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現在身處亂世,天下群雄割據,還舉行的是察舉製。當上官的,許多是打通了關係,或者在鄉裏有孝廉行為的。雖說是以孝廉舉官,但還是有許多寒門孝子被掩蓋了,以至於一生苦苦掙紮在生死線上。
現在以文化和才華功成名就的寒門子弟實在少的可憐,就連諸葛亮,也可稱是“官二代”。大多數都如關羽、張飛他們一樣,文化水平二流,全靠自己武功實力。關羽雖然愛讀春秋及一些兵書,但還是少了。呂蒙就是因為寒窗苦讀,才變成一個文武雙全的大將,關羽要是多讀些史書,認識到小覷對手的下場,性格也應該會有所收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