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小霸王身死江東 劉皇叔即位大統(1 / 2)

公元197年,建安三年冬,十年一遇的大雪降臨,以至於劉備和孫策的複仇之兵不能行,曹操雖然在荊州獲勝、攻下函穀關、洛陽,殺了天子,自號魏王,獲利看似極大;但在徐晃在徐州被關羽和文聘擊敗,冀州張遼擊破曹操攻擊青州的大軍,司州張任與黃忠大戰,被黃忠用計生擒;張魯投降,黃忠起大軍攻下漢中;曹操在函穀關的大軍也被賈詡淹了一通,損失過半,還折損了夏侯尚和曹真兩員大將,三勝三負,算起來,地沒增半點,還折了漢中和荊州的兩個州郡,實在算不上什麼優勢。

寒冬一至,天下一時間進入了太平狀態,因冬季原因,大軍不能行,糧草供給量增大,三方不得不停戰。不過,此削彼長之下,因劉備部下各州均有歡迎其他州郡移民政策,兼之優惠,兩方的百姓,流向劉備境內的更為多起來。

三方太平的情況下,孫策卻出了意外。卻說孫策自遇刺之後,各處尋訪良醫,所幸救了回來,需將養白日,這對於性如烈火的孫策來說簡直是折磨。

一日,孫策外出閑逛,遇一道人,姓於名吉,百姓皆稱之為仙人,孫策不信,爭執之下,命人將於吉斬了;後來一連數日,孫策每日閉眼便夢見於吉索命,數日的折磨之下,整個人憔悴不已;一日照鏡子,孫策望見自己容貌竟然似老了三十歲一般,不由得惱恨倍加,怒火萬丈,拍鏡大叫一聲,金瘡迸裂,昏絕於地。

孫策傷重難醫,自知命不久矣,乃召張昭等諸人及二弟孫權至臥榻前,臨終囑付道:“如今天下三分,劉備、曹操日益強盛,爾等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大有可為。子布等幸善相吾弟。”遂取印綬與孫權,囑咐道:“若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賢弟你不如我;若論舉賢任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我不如賢弟。賢弟宜念父兄創業之艱難,善自圖之,另外,尚香遠嫁趙栩兄,趙栩兄仁義過人,我江東日後縱然為敵,想來也不會加害尚香,我死後可去一封書信,告知於她,讓她安心,切莫胡來。”說罷,仰天長歎一聲,笑了笑:“霸業未成啊……”話音未落,隻見孫策雙手一垂,頹然倒下。江東小霸王就此命隕,年止二十五歲。孫權等人大哭,拜受印綬。

孫策喪事辦好之後,周瑜回來,與眾臣商議,自推孫權為王,國號為吳,坐領江東兗州,與曹劉分庭抗禮。

孫策身死,孫權稱王的消息傳開,天下皆驚,連曹操在內,所有人的目光,開始聚集到臨淄,都想看看劉備是怎樣的舉措。

臨淄城的王宮外,寒風刺骨,大雪紛飛。而王宮裏卻聚集了許多人,武以趙栩為首,文以諸葛亮為首,百官入朝,請中興王劉備出來相見,待劉備出來,眾皆拜伏於前。

田豐奏道:“啟稟王上,今漢天子已被曹操逆賊所弑,王上不即帝位,興師討逆,不得為忠義也。當今天下無不欲使王上為君,為天子雪恨,框正大漢。若不從臣等之意見,則失民望矣。”

劉備搖搖頭,說道:“孤雖是景帝之孫,然並未有德澤以布於民,今日一旦自立為帝,與篡竊何異?”

“懇請王上即登帝位,框正漢室!”眾臣齊齊跪下,大聲喝道。

劉備無奈,看了一時,搖頭說道:“各位愛卿休要如此,現下寒冬刺骨,諸位不可著涼,可先入堂來,再做商議不遲。”

“謝王上!”

不一時,各文武俱到朝堂之中,分文武依次列坐,一時間,堂中甚是沉寂,武將一邊倒是沒有什麼,而文臣一邊,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諸葛亮、田豐等為首的幾個謀士的身上。諸葛亮搖搖羽扇,也沒有讓眾人多等,長身而起,來到廳中,向著劉備一拱手,說道:“王上,自黃巾亂起,及後董卓亂政,十八路諸侯會盟,至今近十載矣。其時天下分崩離析,英雄並起,豪傑之士各霸一方。先有袁紹弄權,後有袁術肆意稱帝,曹操稱王,如今東吳也妄自稱王矣。主公起兵於平原,定黃巾,收冀州、滅袁紹,平幽州、並州,掃烏桓平鮮卑又平定匈奴。功可蓋秦皇、武帝。現在主公坐擁五分天下,六州之地,北方鮮卑、匈奴臣服,萬民擁戴,亮請王上即皇帝位,也好名正言順,剿滅各賊,平定天下,還天下百姓太平安定。”

劉備遲疑了一下,說道:“這個……”

田豐見得,連忙起身道:“王上,如今曹操、孫權稱王,天子亦被曹操弑之,如此大逆不道之舉,實為反賊,其心可誅,以至於天下人心浮動。如若王上不即皇帝位,名先不正,何以討伐曹操等逆賊,報天子大仇?田豐亦請王上擇良辰吉日即皇帝位,以正大統!”

“大哥!那曹操公然打我,導致典韋兄弟戰死沙場,奪我函穀關,四麵開戰,又弑了天子,膽大妄為,不殺難解眾將士心頭之恨!那孫權不過黃口小兒,又算什麼東西,也敢稱王?大哥若不稱帝討伐二賊,實在會寒了將士們的心啊!大哥若是不稱帝,還不如散夥算了!”張飛豁然起身,叫道。

“翼德休要胡言亂語,再有下次,定不饒你。”劉備聽罷嗬斥道。

趙栩見時機也盡到了,起身喝道:“主公!翼德所言不無道理,如今主公若不稱帝,軍民失心,文武皆散,那時魏吳兩國來攻,恐由不得主公了,懇請主公即皇帝之位,以正大統,平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