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金融高才生牽掛村級財務
專題
作者:劉之昆
全國人大會議期間,小組討論時,他往往是發言最積極的一個,內容廣泛涉及藥品、食品安全等百姓最關心的話題
在參加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湖北代表團中,1981年出生的李健不想引人注目都不行。
這不僅因為他有一張不折不扣“80後”代表的年輕麵孔,也不僅因為他有著名上市公司“京山輕機”老總的顯赫身份,還在於,他的行事做人別具特色,既少見一些出自名校研究生常見的顯擺和張揚,也鮮有那種作為名企少帥的做派和矜持。小組發言他可以滔滔不絕,以他在武漢大學攻讀國際金融的紮實學養,和在企業從總經理助理做起的實際打拚經驗,有理有據,直斥國家經濟生活中種種弊端,提出許多頗有見地的意見;然一遇大庭廣眾、風光場合,他又盡量低調,能不出頭露麵絕不往前擠,就連接待記者,也要反複推辭並要請示“組織”批準才行……
愈是這樣,記者對他不感興趣才怪。
珞珈山·大洪山 一路走過
百年武大,座落在風景如畫的武昌珞珈山。
而李健的老家,則是地處鄂中大洪山麓的京山縣宋河鎮。
1997年,上學忒早的李健16歲從家鄉考入武漢大學,就讀國際金融係。上世紀90年代,學金融絕對是熱門。四年本科學完,與其他許多同學一樣,李健早早定下了出國留學的目標,“托福”考過,GRE也順利通過,正當他抱著一堆學校資料精挑細選,想找一個更合適的世界名校之際,從家鄉傳來的種種信息一下子讓他頗費躊躇,左右為難了。
京山位於湖北腹地丘陵地帶,與江漢平原其它縣市相比,除了是舉世聞名的屈家嶺文化發源地,還有個以出產“橋米”為代表的4500多年的稻米文化傳承外,其他方麵尤其是工業經濟基本乏善可陳,並不發達。可就這麼個窮縣,一家靠“敲敲打打”生產農具的鄉鎮小廠,秉承“千錘百煉、鑄就輝煌”的企業精神,走過風風雨雨的30個春秋,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一舉成長為中國紙製品包裝領域最具代表性的企業之一,這就是1998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京山輕機”。這,也正是以李健父親為首的一批創業者在大洪山腳下、富水河畔創造的一段傳奇。
早在李健還在讀大二、大三時,父親就頻頻向兒子送去關注的目光,內心期盼著兒子早點把大學念完,學了本事回來幫他。可不嗎,一個農村娃一腳跳出“農”門,考進赫赫有名的武大,還學的是與企業管理密切相關的金融專業,而此時的京山輕機,雖說今非昔比,鹹魚翻身,已成了一家現代企業製度下的上市公司,可那從鄉鎮娘胎裏帶來的種種先天不足,以及在管理創新、戰略決策、拓展海外市場等等方麵遭遇的瓶頸,嚴重阻滯著京山輕機的進一步發展,如果兒子學成歸來助自己一臂之力,那必是企業的大幸啊!
可李健當時並不領情。他明確向父親表示:這是你們老一輩打下的江山,我可不願摻合進來;我畢業後要麼出國留學,要麼也像你一樣自主創業。誌氣是不錯,可多少有點讓老父傷自尊。所以到李健畢業時,京山輕機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多年積累的矛盾和危機凸現,企業到了要盡快尋求突破的關口。即便這樣,父親也絕不再開口說讓兒子回來的事。反倒是李健,從其他鄉鄰的口中,從數次回家探親小住的見聞中,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一段時間的深思熟慮後,他終於做出了人生的重大決定:得,美國也別去了,還是先把自己的事做好吧。
2002年初,畢業一年的李健正式出任公司總經理助理,領受的第一任務就是負責開拓海外市場,這是京山輕機在國內市場飽和後必須要走的一條路。李健充分啟動自己在武大的專業平台和人脈資源,集合起一支年輕的精英團隊,著手建立國際貿易部和國際營銷網絡,開始力推國際化和高端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