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兩會”上,每次小組討論會,王安蘭的手裏總是攥著一個小筆記本,早早坐在會議室裏。這個小本就是她的“法寶”,是她事先準備的提案和建議,內容涉及羌族文化保護、傳承和弘揚;綠色發展、循環生態發展;離任村幹部及村鎮一線工作人員生活、崗位補貼等。
在回答記者提問時,略顯緊張的她不時地翻看這個小本,她說自己有些不習慣。
雖然已是全國人大代表,但是在王安蘭看來,自己和公司的其他員工一樣平凡。在進京之前,王安蘭在工人中間,深入了解了他們的意願、需求。
“有不少工友希望我能把提高基層工人待遇和社會保障的意見帶上全國‘兩會’,凡是工友們的意見和建議,我都認真記下。”她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帶著工友的囑托進京。
代表羌族鄉親呼籲羌文化保護
身著漂亮的羌族服飾,從羌文化腹地走來的全國人大代表王安蘭,骨子裏流淌著羌文化的血液。她所在的四川阿壩茂縣是羌民族聚居地,占全國羌族人數的1/3,而90%的茂縣人都是羌族。羌舞、羌歌、羌語言、羌紅,青稞砸酒,羌族的傳統風俗習慣、文化伴著王安蘭的成長也深深地吸引著她,影響著她。
她坦陳,自己能穿著漂亮的羌族服飾走進人民大會堂,感到很自豪,她要代表四川羌族鄉親,為家鄉發展、保護盡最大努力。
而在王安蘭所在的新紀元電冶有限公司裏,近千名員工中有70%為羌族人,“我們的民族就是喜歡唱歌、跳舞,我們學會走路的那一刻就會跳舞。”她笑稱,隻要一有時間,就會和工友們一起跳鍋莊舞——《阿呦阿呦嘞》。
不過,王安蘭也坦言,隨著外來文化的不斷衝擊,羌文化也在麵臨著逐年流失的危險,亟需加以保護。“特別是羌語,沒有文字,隻有口口相傳的語言。近些年,阿壩茂縣當地人之間交流也大都說漢語,能掌握羌語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就連我自己目前也隻能說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王安蘭介紹,為了保護羌語,阿壩茂縣的中小學每周上一節羌語課,但是這對於羌語的傳承還遠遠不夠。
王安蘭舉了一個實例,她所在的新紀元電冶有限公司為員工們添置了文化娛樂活動中心。“現在,愛唱歌的姑娘們在KTV唱的大都是當下的流行歌曲,羌族歌曲唱得越來越少了,隻有在跳鍋莊舞時才會唱起。”她不免擔心,很多流傳多年的羌族歌曲會在下一代人,甚至這一代人中失傳。
過去,對於羌文化傳承,年輕的王安蘭還不太懂,現在,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讓她的身上有了更重的責任。這次進京參加全國“兩會”,王安蘭把這些情況以提案的方式提交給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她希望能盡快建立起相關的保障機製,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來傳承羌族文化。
責任編輯 董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