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玲 一個代表發言的十三次掌聲
關注
作者:梁偉
在網絡上最受關注的“兩會”十大財經界代表、委員中,蔡玲名列榜首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幾百個文件管不住一張嘴”;“能喝半斤喝八兩,這樣的幹部要培養”成了黑色幽默;要消除“四菜一湯,項目泡湯”、“不宴請,不迎送,心裏不踏實”的潛規則……
3月8日,民建中央調研部部長蔡玲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用生動形象的大白話道出了最真實的現狀,提出了最深層的疑慮和極具操作性的建議。這段短短八分鍾的發言,被13次掌聲打斷。
“我隻是實話實說”
2012年12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係群眾的“八項規定”。
“無論是輕車簡從,不安排群眾迎送,不鋪設迎賓地毯,不出席各類剪彩、奠基活動,嚴格控製出訪隨行人員的細致和坦率,還是首先要從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的真誠和堅定,都體現著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正以身體力行的方式,為端正黨風政風率先垂範。”蔡玲說,“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係群眾,老百姓對這些規定反映很強烈,大家特別期望能長久,但是有的人又擔心不能長久。我必須把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寫出來,反映群眾的心聲和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也就在這一天,蔡玲開始著手自己的大會發言稿,不知道是不是巧合,這一天距離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閉幕整整100天。
“您發言的稿子是自己寫的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觸?”
“我想‘八項規定’的出台,大家都是精神為之一振的!毫不誇張地說,這確實深得人心!我隻是實話實說,沒有刻意脫稿,稿子是我自己寫的,點子是大家出的,修改了幾遍,言由心生,上台就脫口而出了。”
說這段話的時候,蔡玲笑了,或許就連她自己也沒有想到,在大會堂的脫口而出讓現場所有的委員和電視機前的觀眾感到振奮。
“我在現場,不要說我們這些委員鼓了多少次掌,在現場的俞正聲、劉延東、劉奇葆等領導也在她的講話當中好幾次被她逗笑了,而且鼓了好多回掌,這體現出中央領導對不讓這‘八項規定’變成一陣風堅決的自信和對她發言的支持。”全國政協委員白岩鬆在節目中說,“她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一種魔力?我一直在盯著她看,從頭到尾完全背稿,隻有一處打了一個小小的磕巴,剩下非常流暢。我當時就覺得她像一個驕傲的女學生一樣,在背著自己心愛的作文,但是非常有趣的是,這個心愛的作文觸碰的又是一個極其嚴肅和非常大的主題,這兩者產生了一個化學反應,於是勾兌得大家又輕鬆,同時又覺得說得過癮,同時她的提法也發人深省。”
曆史中不是沒有這樣的先例,然而為什麼這一次麵對“八項規定”,大家認為不會變成一陣風?曾經很多次是有規定,但是沒有堅決的態度,以及堅決的示範,但是這回態度決定一切,這是一次“動真格”的重大決定。與以往中央要求改變工作作風的文件不同,這次針對的不是普通領導幹部,而是中央政治局委員自己。抓作風建設“首先要從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這種具有宣告式的政治表白,彰顯的不僅是執政黨的堅強意誌,是對人民的鄭重承諾,更是一種“開弓沒有回頭箭”的巨大勇氣和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