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是乾隆年間,賭博的法令猶在,朝廷禁例未開,隻不過隨著政權的鞏固,社會的穩定,朝廷漸漸鬆懈了對前朝之鑒的警惕心理,監管慢慢放鬆,很多達官貴人私下裏甚至帶頭參與賭博。上行下效,於是賭博之風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迅速蔓延開來。隻不過賭博依然是台麵底下的行業,不能見光,所以才要靠春娘在店中坐鎮,憑借著她在黑白兩道的麵子,開暗局的才得以在她茶館中隔三差五組織著沔口鎮上數得著的大場子,當然給春娘的抽頭也是豐厚得很。
後院中的庫房本是存儲茶葉、菜蔬、糧油的地方,因為背臨碼頭,周圍又是隔著馬路的三不靠,加上高大的院牆和茶館前廳的阻攔而鬧中取靜,院子外邊便於布下暗樁,萬一有事,又能從後門水路遁逃,所以便被選作了開暗局的寶地。此時此刻屋子裏吼叫聲震天響,賭的正昏天黑地。
數十人人擠著人,頭挨著頭,一個個生相不一,但無一例外都是高捋著袖子,赤紅著眼睛,密密麻麻的圍著一張本來是吃門板飯用的臨時長條桌,桌上鋪著下注和配注用的賭攤布,銅錢、碎銀角子、元寶都有,散落了一台,一群人正在賭著搖攤。
搖攤本來興起於江浙,因為特別適合多人聚賭,而且賭法簡單,很快便通行於全國,看來這世上賭博和瘟疫一樣,即使關山萬裏、民情迥異、身份各異,甚至完全不受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的製約,都能蔓延得又快又遠。
搖攤的工具就是骰子三粒,搖缸一枚,搖出來之後將三粒骰子的數字相加之和再除以四,至於結果隻有四種,要麼是被除盡得出結果為四,要麼就是不能除盡則餘數為一、二、三任意一個,總而言之隻有這四種情況。這四種結果分屬於賭桌的四條邊,參賭者在莊家搖定離手後在桌子四邊下注,如果押中了的,由莊家賠,沒有押中的三邊則被莊家通吃。因為這個搖攤隻有四種結果,賭徒們都覺得簡單且贏麵大,加上設局者總結出來的所謂“攤路”來進行誘導,於是乎很多人殫精極慮去研究這些並不存在的規律,比較有名的就如清代大詩人龔自珍,甚至在自己的床帳頂上繪製推演圖,夢裏都在琢磨著子虛烏有的攤路,結果是逢賭必輸,被傳為笑柄。其實後世懂一點概率學的人都知道,下一次每一邊的可能性永遠是四分之一,除非是作弊,否則哪有什麼攤路可言。
搖攤和其他賭法的由賭場老板坐莊不一樣,莊家由賭客輪流做,隻是一定要配一個助手,行話稱為開配,專門負責根據輸贏和下注情況分配賭資。但十賭九詐,一旦要做手腳,這個開配往往比莊家還重要,不僅要心算快,還要控製節奏,冷眼旁觀形勢,甚至幫助莊家迎寶和送寶(賭場的行話,特指中途更換灌了鉛或者水銀的骰子來作弊)。
至於開設搖攤這種賭局的人,則依靠吃每局的紅利和放貸盈利,那是穩賺不賠的買賣。當然拿了錢就要辦事,開賭局的不僅要尋找和召集賭客,還要提供場地,保證安全,萬一賭場出了事,得認賠和撈人,如果設局者自己不做莊,還必須確保公平,懲戒作弊者,維持秩序。所以凡是賭場興旺的開局者,無不是信譽、實力、勢力都有保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