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要想熟練地進行加法,同時必須精通乘法。”借此強調知識麵放寬對勝任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否認,放寬知識麵對於工作確有一定的積極影響,可是,進行加法,則未必一定要精通乘法,如果真的精通乘法,那最好的辦法是將其從“加法”崗位調至“乘法”崗位,否則,會有“大材小用”之嫌。
明確事項,避免出現差錯
授權是企業管理者經常采用的一種管理方法,也是企業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討論與研究授權。然而,對於企業來講,管理畢竟不同於學術研究,企業管理者更多關注如何授權,以及授權必須要給企業帶來益處,所以過多的討論授權的意義對於企業不是特別重要,什麼情況下需要授權,以及如何成為有效的授權者才是企業管理者需要重點關注的。
目標明確並且通過適當的方式與被授權者達成一種共識是授權有效的前提,所以目標明確的任務對於授權的雙方都是有重要意義的。目標是連接授權者和被授權者的重要手段,也是項目得到執行的重要方法。
被授權者隻有在明白了要做什麼、怎麼做、自己能調動多少資源、有多少時間、享有什麼樣的權力、承擔什麼樣的責任的情況下,才能決定是否接受授權,才能為完成授權任務製定出自己的計劃。
明確授權任務
明確授權任務是要讓被授權者明白要做什麼,從哪裏著手,為什麼要這麼做。所以,要真正明確授權任務,必須讓被授權者清楚以下幾個方麵內容:
(1)清楚地告訴被授權者任務的內容、結構、程序。管理者必須自己對任務的主要內容、結構形式有清楚的思路,並將自己的思路告知被授權者,讓他們知道要做的是什麼方麵的事情,這件事情有哪些特征,可能遵循什麼樣的因果關係和結構形式,完成任務需按什麼程序進行。
(2)告知被授權者為什麼要完成這項任務。授權任務不能讓被授權者覺得莫名其妙,讓他們覺得與公司的業務不相符,這會使他們在執行任務時無所適從、缺乏動力。所以一定要讓被授權者明白為什麼要完成這項任務,完成該任務能給公司和個人帶來什麼好處,或者不完成任務,公司會有什麼樣的損失。
(3)讓被授權者明白該項任務在公司戰略規劃中的地位。這個任務可能是什麼計劃的一部分,整個計劃中這項任務起到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完成了這項任務,公司的計劃才能繼續;完不成這項任務,公司的計劃可能就要受挫,甚至前功盡棄。讓被授權者清楚地了解這種利害關係,有助於激勵和約束他們的行為。
(4)預期成果事先明確。一件未完成的事情,結果雖然不能確定,但卻是可以預期的。給下屬授予一項任務,必須事先告知他們預期的成果是什麼,並且這個預期成果應該量化、具有可測量性。預期成果的確定,可以有助於被授權者製定詳細工作計劃,也能方便管理者隨時檢查任務的執行情況和對任務執行進行控製。
明確授權目的
授權是為了要達到一定目的的,或者是出一定的成果,或者是培養人才,或者是試驗新的管理模式。授權的目的必須事先明確並告知被授權者,使他們在執行任務過程中有所側重。
(1)授權的第一個目標當然是為了實現一定的成果。怎樣才能使成果量化,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測量性是關鍵問題。管理者不能將一個無法預期成果或是根本不會得到有意義的成果的任務授予他人。
成果量化可以從以下4個方麵來實現:
①成果階段化:將授權要實現的總目標細分為階段目標。
②成果數量化:用數量關係或模型來衡量成果。比如每個月增加100個業務客戶,每周實現1000元的銷售額等。
③成果對比化:有數量就能比較。例如:比上月銷售額提高20%,市場占有率比去年同期增長8%,等等。
④實現期限:時間限製也是衡量成果的重要方式。
(2)明確告知被授權者應通過授權學些什麼。要想通過授權培養人才,就必須告訴被授權者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應該學習些什麼知識,應該注意培養些什麼技能,即如何學習,這是管理者應負的指導責任。這項內容很難量化,但也是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測量的:
①增加業務知識。包括對行業情況的了解,對市場情況和競爭對手的了解,對業務所需的專業知識的學習等。這些可以通過書麵測試來檢驗成果。
②訓練工作技能。特殊業務需要特殊技能,被授權者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應該有目的地掌握一定的技能。工作技能的檢測可以通過給工作速度、熟練度、準確度等表現打分來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