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裏有這樣一則故事:魯國有個人叫陽虎,他經常說:君主如果聖明,當臣子的就會盡心效忠,不敢有二心;君主若是昏庸,臣子就敷衍應酬,甚至心懷鬼胎,但表麵上虛與委蛇,然而暗中欺君而謀私利。”陽虎這番話觸怒了魯王,陽虎因此被驅逐出境。他跑到齊國,齊王對他不感興趣,他又逃到趙國,趙王十分賞識他的才能,拜他為相。近臣向趙王勸諫說:“聽說陽虎私心頗重,怎能用這種人料理朝政?”趙王答道:“陽虎或許會尋機謀私,但我會小心監視,防止他這樣做,隻要我擁有不至被臣下篡權的力量,他豈能得遂所願?”趙王在一定程度上控製著陽虎,使他不敢有所逾越;陽虎則在相位上施展自己的抱負和才能,終使趙國威震四方,稱霸於諸侯。
中層管理者對於自己手頭權力的管理,應該像放風箏一樣,既要有“收”也要有“放”,靈活運用。放,要給下屬留有自主的空間,收,要及時監督,不能讓下屬為所欲為,背離自己的初衷。
中層管理者要對接受授權的下屬進行監督和控製。沒有製約的權力是非常可怕的。僅有授權而不實施反饋控製會招致許多麻煩,最可能出現的問題是下屬會濫用他獲得的權限。因此,在進行任務分派時就應當明確控製機製。
既要授權又要避免失控,既要調動下屬的積極性和創造精神,又要保持管理者對工作的有效控製,這是授權工作中必須遵守的一條原則。有效的管理人員在實施授權前,應先建立一套健全的控製製度,製定可行的工作標準和適當的報告製度以及能在不同的情況下迅速采取補救措施的製度。為了使控製不至於幹預授權,控製必須是比較概括的。其目的是可以看出下屬行為偏離計劃的現象,而不是幹預下級的日常行動。
中層管理者在向下屬授權的同時,必須懂得控權的戰術,如果光會授權不會控權,授出的權力就會猶如撒韁的野馬,很難輕易收回來。同時,失控的權力還有可能造成一些不良的後果。如果能掌握以下控製權力的技巧,在實踐工作中一般就能處理好權力失控的問題。
及時掌握變化中的新情況
管理者授權的根本目的是保證整體管理者目標的實現。因此,授權以後的管理者,就要把精力主要放在議大事、掌握全局上,時時綜觀全局的各個過程,及時掌握變化中的新情況,發現管理者決策和執行中出現的偏差、矛盾和問題。並對出現的偏離目標的局部現象進行協調、糾正。
使下屬有所作為,有所不為
管理者在控製下級權力時,要寬嚴適度。既不能使下屬輕動妄為,又不使下屬束手束腳、顧慮重重。既能大膽放手,使下屬有所作為,又能把握方向,宏觀控製,使下屬有所不為。
恩威並重強調的是:在實施控製時,既要施之以恩、施之以德,感化影響、說服指導,從而贏得部屬的信賴;又要施之以威、施之以權,獎優罰劣,使部屬有敬畏之感。
對下屬實施監控
授權後,管理者要善於發揮導向作用,根據形勢的發展,為下屬提供切合實際的觀點、方法和措施。當他們在工作中出現失誤時,管理者應善意地加以引導和啟發,幫助其改正,決不能多加指責。如果確實發現下屬的工作有嚴重問題,不能履行其職責,管理者就要馬上采取措施,或派人接管,或把權力收回。
授權就像放風箏,要給它足夠的空間去翱翔。但是管理者必須繼續定期檢查,以確保被授權的任務在正確軌道上執行。所以,權力不是不可以下放,風箏也不是不能放飛,隻要掌握了一定的尺度,風箏也可以盡情地在廣袤的天際間自由馳騁!
權力不能草率使用
中層管理者如果濫用權力,加重了自己的負擔不說,也會使下屬心存不滿,認為是剝奪了他們發揮才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