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授中有控,不要讓權力變了形(1)(1 / 3)

授權隻是管理者將手中的一部分權力授予下屬,管理者不能因為授權而喪失其主體地位,也不能因為授權就不承擔責任後果,因此,授權不是放任不管,也不是放棄其職能,授時必須確保授權後權力得以正確使用,並及時跟蹤執行進程,對可能出現的偏差進行調控。

授權後不忘監督和控製

有效授權隻有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才能有效,但僅有信任是不夠的。列寧有句名言:“信任固然好,監控更重要。”授權管理的本質就是監控和督查。

很多管理者容易犯不願授權,或授權後故作大方,放鬆監督的毛病。適當的授權,和授權後適當的監督,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位不懂授權的管理者,不能說是一位合格的管理者;而一個授權後不再監督的管理者,可以說是一名不負責任的管理者。而授權並不意味著放任下屬隨意枉為,監督過程要貫穿始終。

管理者在授權的同時,必須進行有效的指導和控製。美國一管理學家說道:控製是授權管理的“維生素”。授權管理的本質就是控製。

有些管理者對授權有疑惑,誤認為自己既然授權,就可對任何事都不聞不問。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卓有成效的領導不僅要是一個授權的高手,更應該是一個控權的高手。否則,會使授權失去意義,使公司遭受損失。

管理者在下達指令後,要時常檢查下屬的工作,以便督促下屬能夠很好地執行你的指令。監督過度會降低下屬的主觀能動性,監督不夠同樣對執行指令也很不利。

因此,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要想使自己的公司不斷發展壯大,就必須做到“一手放權,一手控製”的授權之道。隻有做到這一點,才能完成授權實施者與工作控製者的角色轉換,隻有完成這一角色轉變才能真正走上正常的運行軌道。

高爾文是摩托羅拉創始人的孫子。1997年,他接任CEO時,就采取了充分授權,他認為應該完全放手,讓高級管理者充分發揮能力。

然而自2000年以來,摩托羅拉的市場占有率、股票市值、公司獲利能力連連受挫。摩托羅拉原是通訊器材界的龍頭,市場占有率卻隻剩下13%,到2001年第一季度,摩托羅拉更是創下了15年來的第一次虧損記錄。

產生這個結果的最大原因,就是高爾文過於放權,拖延決策,不能及時糾正發現的問題。有一次,行銷管理者福洛斯特向高爾文建議,把業績不好的廣告商麥肯撤換掉。但高爾文對麥肯廣告的負責人非常信任,所以遲疑了。

結果拖了一年後,麥肯持續表現不佳,高爾文最後不得不同意撤換。

管理者授權本是好事,但授權後不管不問,在發現錯誤後還拖延糾正、優柔寡斷,對企業是有非常大的殺傷力的。在摩托羅拉失敗的衛星通訊銥星計劃上,這也得到了充分的證實。衛星計劃平均每年虧損2億美元,但高爾文卻遲遲沒有采取措施,結果給摩托羅拉帶來了重大損失。

除此之外,高爾文放手太過,根本不會適時地掌握公司真正的經營狀況。他有時隔很長時間才和高階管理者開一次會,在寫給下屬的電子郵件中,談的也隻是如何平衡下屬的生活。就算他知道情況不對,也不願幹涉太多,以免部屬難堪,這都是明顯的授權失誤。

摩托羅拉曾推出一款叫做“鯊魚”的手機。還在討論進軍歐洲的計劃時,高爾文問了一句:“市場調研結果真的表明這個項目可行嗎?”行銷管理者說:“是的。”

高爾文就沒有再進一步討論,而讓經理人推出這款手機。結果“鯊魚”手機在歐洲市場節節敗退。

一直到2001年年初,高爾文才意識到問題嚴重,他害怕摩托羅拉最後會毀在他的手上,於是開始進行調整。他把企業重整,並開始每周和高層人員開會,改變自己“過於放權”的作風,才扭轉了摩托羅拉公司發展的頹勢。

因此,管理者要進行有效的監督,不妨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每天要抽出時間進行檢查

每天都要檢查你所管轄的工作的一部分,但不要每天都在同一時間檢查同樣的工作內容,要變換時間,也要變換檢查的內容。有時在上午檢查,有時在下午檢查,如果下屬有運轉班的話,夜晚也要檢查。當然,不要讓任何人置於監督之外。

要有選擇地進行檢查

如果每天的工作繁多,那麼你就要有選擇地進行檢查。不要想在一天裏把所有的工作都看到,實際上你也做不到。

你最好在檢查之前確定一個重點,如此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項目經理,那麼你最好每次檢查的內容都不要少於3項,但也不要多於8項。

每項檢查的內容要有所變化,這樣,用不了多長時間你就會把店內全部的工作程序、服務項目、顧客滿意度和工作任務都檢查到了。

永遠要越過權力的鎖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