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在位時,狄仁傑和婁師德同朝為相,但二人有矛盾。武則天見二相不和,心裏很是著急。但她並沒有讓自己一下子陷入二人的具體矛盾之中,而是超脫物外,不評論是非,研究矛盾產生的原因。武則天認為,問題的症結所在就是狄仁傑恃才傲物,看不起婁師德,總是想方設法排斥他。武則天對解決問題的方法做出了決斷。
一天,武則天突然問狄仁傑:我信任並提拔你,你可知道其中原因?”
狄仁傑答道:我憑文才和品德受朝廷任用,不是平庸之輩,更不是靠別人來成就自己的事業。”
武則天沉思了一會兒,對狄仁傑說道:“其實,我原來並不了解你的情況,你之所以有今天,之所以會得到朝廷的厚遇,全靠婁師德的推薦呀!”
隨後,武則天命人取出一個竹箱,找出幾件婁師德推薦狄仁傑的奏本,賜給了狄仁傑。狄仁傑仔細地看完奏本,不由得滿麵慚愧。多年來,自己一直在想辦法排斥婁師德,甚至想把他趕出京城,沒想到他卻一直在皇上麵前舉薦自己。
想起到這裏,狄仁傑連忙跪在地上,惶恐地向武則天承認自己有罪。
武則天並沒有責備他,而是原諒了他。此後,狄仁傑拋棄了對婁師德的成見,二人共同輔佐武則天,將朝政治理得井井有條。
武則天超脫狄、婁二人局外,冷靜觀察和思考,而有了巧解臣怨之妙法,對狄仁傑動之以情,曉以大義,達到了調解二人之間矛盾的目的。下屬之間有矛盾時,管理者要善於及時發現和妥善處理。處理矛盾衝突,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
毫無疑問,對於各種人事矛盾,管理者當然必須迅速察覺、及時解決,但在具體處理時卻必須慎重從事。處理矛盾衝突不能簡單地打壓和放任,這裏介紹一些處理矛盾衝突的技巧。
采用協商法處理矛盾
協商法是一種相對比較普遍的矛盾衝突處理方法,同時也是最有效的衝突解決方式。當衝突雙方勢均力敵,雙方的理由都比較合理時,適合采用這種方法。具體做法是:中層管理者首先要分別了解衝突雙方的意見、觀點和理由,接下來企業一次三方會談,讓衝突雙方充分地了解對方的想法,通過有效地交流、溝通,最終達成一致,使雙方的衝突得以化解。
采用隔離法處理矛盾
隔離法就是將矛盾雙方分離開來。唯物辯證法認為,凡是矛盾都有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麵。如果將矛盾的雙方分離開來,那麼這個矛盾就會消失或改變其形式,這種特定的矛盾就會得以解決。例如兩個下屬在一個部門,日久生怨,鬧起了矛盾,怎麼處理呢?最好的方法當然是將兩個人“分離”開,使其不再經常見麵,“馬勺”再碰不到“鍋沿”。
在管理者工作中,善於運用“分離”法往往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實際上,在各種企業機構中,隔離法是運用最多的矛盾衝突處理方式,是單位內部調節人際關係、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方法。
采用折中法處理矛盾
從嚴格意義上說,折中法旨在對當事人雙方進行調和,但它並不講究是否對問題加以真正的處理。作為一名中層管理者,可能常常碰到這樣的情況:在處理下屬間的矛盾過程中,矛盾的雙方均各有道理,但又失之偏頗,很難明確地判明誰是誰非。這時,采用“折中法”進行調和,息事寧人是一種好的解決辦法。
善於運用折中法應當是一個中層管理者的基本素質。在很多情況下,對矛盾雙方的觀點加以折中處理都是最有效的方式。通過這種折中處理,一般都可以達到以下效果:既揭示了雙方觀點的偏頗之處,又沒有打擊雙方工作的積極性;使雙方都看到了對方觀點的合理之處,營造一種百家爭鳴、生動活潑的工作氛圍;管理者保持了自己的超然態度,同時也就保持了自己仲裁者的地位,並且可以從各種觀點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吸取各家之長。
在處理下屬之間的矛盾時,中層管理者要針對具體事情具體對待,公正處理,做到“對事不對人”。找出大家出現分歧的爭執是由於什麼原因產生,如何解決後續的問題,如何預防同樣的問題再發生,找出解決對策.這些都是解決衝突需要做的工作.同時教育下屬:總的出發點是要維護公司利益。在這個共同的前提下,發生異常問題時,以解決問題為主要目標,爭吵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這樣一來,既預防了可能發生的不愉快,又製造了良好的工作氣氛,塑造了部門團隊良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