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千古一帝舍我其誰(6)(2 / 3)

商場上沒有永遠的常勝將軍。對經營管理者而言,當你發現自己的公司營運已經迖到巔峰狀態時,此時最需要的不是自鳴得意,以英雄自居,而是深刻反省自己,反省自己是不是已經江郎才盡,是不是適合繼續待在這個位置上領導公司前進。如果認為自己無法把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或者說保持企業在同行中的優勢地位,那麼就應該讓賢,要麼請有能力的職業經理人,要麼讓賢退居二線,讓那些有潛力的年輕人上來拚殺,這樣才能突破瓶頸,為企業迎來又一個發展的高峰期。事實上,那些有遠見的經營管理者早已意識到了這一點,在自己功德圓滿時,毫不猶豫地激流勇退。

QQ的創始人、騰訊公司的締造者馬化騰,在創業7年後,開始退居幕後,任命公句原首席戰略投資官劉熾平為公司總裁,協助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負責公司的日常管理和運營。

創造中國教育產業奇跡的“留學教父”、新東方創始人兼校長,總裁、新東方學校的“精神領袖”俞敏洪,在40歲時激流勇退,僅從產權角度保留新東方董事長一職。

一個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商海博弈中一路領先,但是一個團隊的潛力卻是無限的,隻要善於發揮團隊的力量,企業在同行中長期領先完全是可能的,世界上那些著名的百年老店、瓦年企業的成長和發展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一個企業要想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做大做強,必須要發揮企業團隊的智慧和力量,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形成開拓進取的合力,這禪才能無往而不勝。在任何時候,企業的決策者、管理者都不要以個人英雄自居,充當全能選手。

七、帝國的前途取決於接班人

【史海回眸】

巡遊是秦始皇的一大愛好。早在統一戰爭尚未結束之前,隨著兼並戰爭的節節勝利,他就先後到過洛陽、邯鄲以及楚國的首都郢、陳等地。統一六國後的第二年,出於防禦匈奴的需要,他巡視西北邊郡隴西和北地二郡,越過雞頭山(位於今六盤山中段),由回中(今甘肅華亭南)返回鹹陽。從統一後的第三年起,他開始了全國性的大巡遊,至死前,總共巡遊四次,跋涉名山大川,足跡踏遍了大半個中國。

秦始皇之所以多次巡遊全國,主要有兩方麵的原因。一是基於政治上的考慮。當時,天下初定,社會是否安定?關東六國的情況如何?秦始皇始終放心不下,想親自走一走,看一看,以便心中有數,釆取切實有效的應對措施,同時,也可以在巡遊過程中炫耀皇帝的功德和威風。因此,他在巡遊過程中總喜歡到處刻石,大造輿論,歌頌自己的功德,宣揚結束戰爭、統一天下、製定國策以及革除舊俗的正義性和優越性。

秦始皇頻繁巡遊的另一個原因是尋求長生不老的答案。他是一個有神論者,對神仙世界的存在深信不疑,夢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為長生不老的神仙。於是精通神仙術的人蜂擁而至,方士們更撒出彌天大謊,說海外有蓬萊仙山。於是,那奇妙的大海便成了秦始皇心馳神往的追求所在,他總以為神仙就在東海,要見神仙,隻有多去沿海之濱,所以,他四次大巡遊都是到沿海地區,一臨碣石(今河北昌黎),兩登成山(今山東成山角),三次來到琅邪和芝罘,這些地方都是傳說中的神仙登陸的地點。但是,他每次巡遊都沒有碰到所謂的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