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公司、公共管理機構把微信作為向移動互聯網轉型的支點。無論是在娛樂、商業,還是在文化、教育,微信思維正在成為某種共同的思維框架和模式。
這使得微信超越了自身作為通信工具平台的自然屬性,演變成眾多機構和業者應該從何種角度和以何種方式解決問題的思考與行動的指南。
在很大程度上,我們看待世界的角度決定了我們看到的世界的樣子;而我們的行為選擇則決定著我們將在這個世界獲得什麼樣的回應。
微信在過去的幾年,以及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之所以對本書很多的人和機構變得如此重要,正是因為在這其中所蘊含的、被我們稱之為微信思維的東西。
微信思維的上帝條款:把用戶價值放在上帝的位置上
我們之所以把這句話列為上帝條款,是因為在我們看來,他既是微信之所以能夠奇跡般地出現的原因,更是微信能夠迅速發展和壯大的前提。
在2014年微信升級為騰訊公司級的戰略產品之時,微信之父張小龍在發給內部的郵件中寫道:做對用戶有價值的事情。他說:“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想,這個事情是不是從用戶價值本身出發考慮的,”他告誡他的同事,要“讓用戶看到你的努力而不是同事和上級”。
我們都知道用戶是衣食父母,但是在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其實選擇從用戶的價值本身出發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而微信的發展曆史其實我們也可以看到,其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堅守這個底線的過程。而這種思維方式也帶給了微信的客戶和合作夥伴。
唯品會、武漢交管局在與微信的合作中,從一開始的不理解到最後的讚同,從遏製住頻繁營銷推送的衝動到精細化的內容運營轉變,在本質上都是從用戶的價值出發:用戶不喜歡騷擾,就不要騷擾用戶。
這句話也是張小龍在微信產品上始終堅持的一句名言。這並不是互聯網思維常說的用戶思維。要知道有時候用戶並不知道自己的價值需求,從用戶價值角度出發,還有個意思即要做好“守夜人”,所以有了微信思維的陽光條款。
微信思維的陽光條款:把一切商業體係放在規則下運行
“連接”這個詞是騰訊董事局主席馬化騰提出來而聞名遐邇的。騰訊在移動互聯網的戰略是要做一個連接型的公司:連接人、連接企業、連接機器、連接自然。連接不會自然而然地發生,它必然會經曆一番激烈的鬥爭和掙紮。而作為一個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微信,如果想實現連接的終極目標,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必須建立一個公開和透明的規則體係和有著強大技術保障的係統基礎。
作為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微信,我們可以把它看作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公用事業產品,具有極強的公共屬性。
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已經不屬於騰訊,而是屬於整個移動互聯網世界的網民和現實世界的一切機構和人。
對具有公共屬性資源的運營,公平和公正的規則及其運行體係,是確保公共利益和整個產業生態環境和諧發展的基礎。
這其實就像一個社會的運行,必須有健全和健康的各種法律、道德、文化製度以及維係這些製度運轉的組織和管理體係,才能確保各個角色能夠和諧發展。
張小龍說:微信的係統思維,就是要讓係統在規則下運轉,避免人為的幹預。
所以我們看到微信對欺騙用戶的各種營銷行為實施最嚴厲的打擊,對各種違規舞弊行為執行最嚴厲的殺無赦的政策。
我們也將在本書看到,遵循建立公平商業體係的泰康們是如何獲得微信的支持和幫助的。
微信思維的岩石條款:讓用戶替你交付一切
張小龍的原話是讓用戶帶來用戶,讓口碑贏得口碑。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微信作為一個社交工具平台,社交基因是微信最強的、最為基礎的因素。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連接已經變得泛在化。
技術的進步是主要的因素,使人們彼此之間建立連接的經濟成本和技術門檻都已經接近為零。
比如在人機輸入界麵上,更加自然的語音輸入和手勢操控正在迅速普及,這使得老人和兒童可以享受移動互聯網的紅利。比如智能終端大規模普及,運營商無線寬帶網絡廣為覆蓋,通信資費持續不斷地降低,使得即使是最貧困的階層也能享受數字世界的紅利。
連接的泛在化使得企業和政府機構,乃至個人之間的關係得以全新重構。任何產品和服務都不可能再在用戶的抱怨下裝聾作啞。
蝴蝶效應將在微信泛在連接的世界得到最大化的效果。而此時,用戶變成消費與生產環節的中心,任何產品和服務隻是用戶建立連接獲得社交幣的附屬品。商業機構也好,政府機構也罷,在移動互聯網世界所要關注的唯一的一件事情,是如何為用戶打造極致的、小而美的,可以向下一個用戶轉移和交付的新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