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喀納斯
看著高高升起的太陽,今天也許與晨光中的臥龍灣無緣了。遠遠地望見了在山穀中蜿蜒的喀納斯河,神仙灣兩岸山峰聳立,河穀尚籠罩在東方的山影中。積蓄一夜的冰寒水氣在神仙灣一段河穀中幻化成濃濃的晨霧,如一條雪白的絲帶輕輕籠罩在河麵上,如夢如幻。灣中小島若隱若現,宛如漂浮於白雲的彼端。我們猶豫了一下,覺得此時霧氣尚重,決定還是先去臥龍灣,再折返回神仙灣,那時也許晨霧稍散,景色更美。想想晨霧中的臥龍灣也應極美吧。遠比神仙灣低矮的臥龍灣畔的雪山無法遮擋初升的朝陽,河麵上一絲霧氣也沒有,清澄明晰,島上的林木被陽光渲染成淡淡的粉色與紫色,分外妖嬈。卻少了些神仙灣的飄渺之感。
神仙灣是一片開闊的沼澤灘塗,等我們折回,河邊早已站滿了拍照的人,背後的山上也有不少色友架著大炮筒。霧氣已經淡如蟬翼,如薄紗般漂浮在河穀中,清晨的陽光從背後的山頂上傾瀉而下,直映得對麵的雪山愈白,天空愈藍。灘塗上一片銀白,連河邊的樹木上也似掛著潔白的雪絨或閃亮的冰晶,與對麵的雪山交相輝映。不一時,那霜已漸漸融化成顆顆晶瑩剔透的露珠掛在枝頭,仿佛一群身著閃亮珍珠長裙的河畔女神。水草將河麵分割成一縷縷或綠或暗交錯的色帶,霧緊貼著水麵,隨波搖曳,令遠處的小島越發縹緲虛無。這夢幻般的景色不負神仙灣的美譽。晨霧散盡,色彩也變得明晰豔麗起來。灣中小島上的樹木大約是深受河水寒氣侵襲,早已披上一身秋裝。濃烈的金黃、皎潔的雪白、溫馨的橙色、淡雅的紫色,真不知造化是如何將這許多濃墨重彩集中在彼尺寸之地,卻又偏生如此自然,無一絲矯揉造作。一旁放牧的駱駝好奇地湊近人群,LP也走到近前逗弄這些溫和的大家夥。
從神仙灣出來,我們坐車到達湖邊。沿著河邊的步道可以直達喀納斯湖。古木參天,步道曲折,鳥鳴山幽,讓人不覺間放慢了匆匆的腳步。河水清澈,各色的卵石靜靜地躺在河床上。河灣平靜處一群覓食嬉戲的野鴨,打破了河穀的寧靜,它們是如此無所顧忌,如此自由自在,視我們如無物。這也不奇怪,喀納斯原本就是它們的天堂。前方的河水愈加湍急,泛起點點浪花奔流向前。轉過一道彎,眼前豁然開朗,平靜如鏡的喀納斯湖終於露出了她矜持的笑容。湖河交接之處林立著一片巨石,一邊是端莊沉靜的喀納斯湖,一邊是躁動跳脫的喀納斯河。湖水不若河水那般碧綠,卻有著更加深邃的味道。喀納斯湖這個由冰川終磧物堵塞而成的高山湖泊,有著冰雪般的至純至美。她會因季節和天氣的不同變幻色彩,5月冰雪消融,湖水幽暗,呈青灰色;6月湖水隨周山的植物泛綠而呈淺綠或碧藍色;7月從上遊白湖傾泄而下的白色湖水讓喀納斯變成微帶藍綠的乳白色;8月的墨綠。及至我們探訪的9月,她則因群山五彩繽紛的林木披上翡翠色的秋衣。喀納斯湖最深處188米,讓絕大多數的內陸湖相形見絀,也許就是這幽深的湖水讓“湖怪”的傳聞更添一分神秘。此時我們所站的河口處巨木成蔭,頗有寒意。LP捧著哈薩克大媽暖瓶中倒出的一杯熱牛奶,氳氳中散發著絲絲熱氣,為這清寒的山林帶來些暖意。天然的純牛奶帶著自然的味道,湊到嘴邊不及喝上一口,那滾熱富蘊的奶香已經鑽入鼻孔,於五髒六腑間打了個轉。略吹了吹,抿上一口,一股熱流直下腸腹,腹中一片熨貼,那熱熱的一團將渾身的寒氣絲絲拔出消融。不一會兒手腳漸漸有了暖意,而口中濃濃的膩滑奶香依然久久未散,真是好久沒有喝過這麼純香的牛奶了。
繼續沿湖邊步道前進可以到達遠古岩畫和冰川遺跡,不過,我們並沒有太多的時間,於是決定去最高點觀魚亭看喀納斯湖全景,再轉車去中哈邊境的白哈巴村。從總庫有上觀魚亭的中巴班車,40元每人。車在陡峭的山坡上盤山而上,強烈的陽光透過車窗,將人曬得一陣燥熱。觀魚亭座落在海拔2000多米高的駱駝峰頂,視野開闊,可以看到喀納斯湖幾乎3/4的景色。從停車的地方還要拾級而上,步行20分鍾爬上最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