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節 劉備遇險(2 / 2)

蒯越悔恨無及,乃寫詩一首於壁間,徑入見劉表道:“劉備有反叛之意,題反詩於壁上,不辭而去矣。”

劉表不信,親詣館舍觀之,果有詩四句。詩曰:“數年徒守困,空對舊山川。龍豈池中物,乘雷欲上天!”

劉表見詩大怒,拔劍言道:“誓殺此無義之徒!”

行數步,猛然省悟:“吾與玄德相處許多時,不曾見他作詩。此必外人離間之計也。”

於是回步入館舍,用劍尖削去此詩,棄劍上馬,蒯越向劉表請示道:“軍士已點齊,可就往新野擒劉備。”

聽到蒯越之言,劉表不禁說道:“未可造次,容徐圖之。”

蒯越見劉表持疑不決,乃暗與蔡夫人商議:即日大會眾官於襄陽,就彼處謀之。

次日,蒯越稟劉表道:“近年豐熟,合聚眾官於襄陽,以示撫勸之意。請主公一行。”

劉表不由的說道:“吾近日氣疾作,實不能行。可令二子為主待客。”

蒯越說道:“公子年幼,恐失於禮節。”劉表不由的說道:“可往新野請玄德待客。”蒯越暗喜正中其計,便差人請劉備赴襄陽。

卻說劉備奔回新野,自知失言取禍,未對眾人言之,忽使者至,請赴襄陽。

孫乾道:“昨見主公匆匆而回,意甚不樂,在屬下看來,在荊州必有事故。今忽請赴會,不可輕往。”

劉備方將前項事訴與諸人,關羽不禁說道:“兄自疑心語失,劉荊州並無嗔責之意。外人之言,未可輕信。襄陽離此不遠,若不去,則荊州反生疑矣。”

劉備不禁點頭同意道:“雲長之言是也。”張飛道:“筵無好筵,會無好會,不如休去,愚弟某將馬步軍三百人同往,可保兄長無事。”

聽到張飛之言,劉備一想也隻能如此,不由的同意道:“如此甚好。”

遂與張飛即日赴襄陽,蒯越出郭迎接,意甚謙謹,隨後劉琮,引一班文武官僚出迎,劉備見二公子俱在,並不疑忌。

是日請劉備於館舍暫歇,張飛引三百軍圍繞保護,張飛披甲掛劍,行坐不離左右。

劉綜告玄德曰:“父親氣疾作。不能行動,特請叔父待客,撫勸各處守收之官。”

劉備不由的說道:“吾本不敢當此;既有兄命,不敢不從。”

當日殺牛宰馬,大張筵席,劉備乘的盧馬至州衙,命牽入後園拴係,眾官皆至堂中,;劉備主席,二公子劉綜一邊坐下,其餘各依次而坐。

張飛帶劍立於劉備之側,王威入請張飛赴席,張飛推辭不去,劉備令張飛就席,張飛勉強應命而出。

蒯越在外收拾得鐵桶相似,將劉備帶來三百軍,都遣歸館舍,隻待半酣,號起下手。

酒至三巡,有之前跟劉備交好的官員起把盞,至劉備前,以目視劉備,低聲說道:“請更衣。”

劉備會意,即起如廁,與劉備交好之人把盞畢,疾入後園,接著玄德,附耳報道:“蔡

蒯越設計害君,城外東、南、北三處,皆有軍馬守把。惟西門可走,公宜速逃!”

劉備大驚,急解的盧馬,開後園門牽出,飛身上馬,不顧從者,匹馬望西門而走。

門吏問之,劉備不答,加鞭而出,門吏當之不住,飛報蒯越,蒯越即上馬,引五百軍隨後追趕。

卻說玄德撞出西門,行無數裏,前有大溪,攔住去路,那檀溪闊數丈,水通襄江,其波甚緊。

劉備到溪邊,見不可渡,勒馬再回,遙望城西塵頭大起,追兵將至。玄德道:“今番死矣!”

遂回馬到溪邊,回頭看時,追兵已近,劉備著慌,縱馬下溪,行不數步,馬前蹄忽陷,浸濕衣袍。

玄德乃加鞭大呼道:“的盧,的盧!今日妨吾!言畢,那馬忽從水中湧身而起,一躍三丈,飛上西岸。玄德如從雲霧中起。

等到劉備躍過溪西邊的時候,環顧望東岸這邊,蒯越已經帶著軍隊趕到溪邊,對著劉備大叫道:“使君何故逃席而去?”

聽到蒯越之言劉琦不禁氣憤的說道:“吾與汝無仇,何故欲相害?”

聽到劉備之言蒯越不禁說道:“吾並無此心。使君休聽人言。”

此時劉備已經發現了蒯良身後有人張弓搭箭,目標就是自己,於是急撥馬望西南而去。

見到劉備果斷的離開,蒯越卻是沒有絲毫辦法,隻好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