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連偉、林長順、李槐、盧俊豐、張誠智等人,這些人出來迎接自然不是要接楊東軒,而是張力。五個人裏,年連偉還不是正科,處於調整之際,李槐是正科但他在教育局督導室即使是正科,在工作上還要聽年連偉的,能不能離開這個位子也要由張力這種手裏有實權的人來做具體工作,林長順也是副科,對張力的到來態度自然更熱情一些。
楊東軒先下車,站在車外的人注意力都在車裏張力身上,連鄭超都排在後。鄭超雖說是正科,對教育局的影響力也大,隻是,在這樣的情景下,他也不會跟張力來爭核心。
鄭超下車,年連偉等人見鄭超後,也急忙來握手表示歡迎。張力最後一個下車,教育局的人都迎上聲稱張科長。楊東軒也不會完全給人冷落,盧俊豐、張誠智等人接到便笑盈盈地說兩句話。
楊東軒見張誠智過來,手握住他的手,壓著聲音說,“張主任好。”手緊一緊。張誠智雖知道今天下午區裏派一位副局長來到任,但沒想到會是楊東軒。之前,因為李捷的關係,曾相求過張誠智幫忙處理楊東軒受冤屈的事,最後沒有達到最好的效果。後來,楊東軒突然改行進政府辦,他也知道。
此時,見楊東軒從車裏下來,第一印象是他跟在鄭超身後來陪的,繼而沒見有另外的人,張誠智也是靈活,立即想到楊東軒到來之後的身份。也壓著聲音說,“楊局?好好好。”
張誠智將驚訝收斂得好,態度放得很正,心裏也極不是滋味。對楊東軒的底細比較了解,當初為年旺等人逼他求到他這裏,可想而知是什麼起點。這讓張誠智很迷糊,隨之也想到這位年輕的領導背後定然有大人物,否則,也不可能調入政府辦,而如今短短的時間就升任為副局長。
教育局副局長不一定是副科級幹部,但高升副科的機會卻大。最關鍵的還是時間,這位升上來的時間太短,說明背後的實力之強悍。張誠智在局辦公室雖說隻是副主任,但負責辦公室的接待、采購、後勤這方麵的工作,對區裏那些名名堂堂有較深刻的認知。
領導們的注意力都在組織部的領導那邊,這才是正常的,張誠智見楊東軒沉穩地站著等領導先走,看不到一絲年少得意的張狂,心裏更覺得這位有潛力。
自己有一定的能力,背後有強勁的助力,才有更大的上升空間。
到五樓會議室門前,楊東軒給林長順、盧俊豐、李槐等人讓到前麵一些,跟在張力和鄭超身後。年連偉當先走進會議室,便鼓掌起來,會議室裏一百多教育局幹部一起鼓掌,歡迎區領導到來。年連偉等掌聲響起來,繼續往前走,帶著這些人到會議室的主席台上。
主席台比下麵階梯形會場要高出一米二,俯視感不錯,這個會議室之前楊東軒曾到過,是參加一次表彰會。當時坐在下麵椅子上,對教育局這種有層次的會議室有些反感,今天坐到台上,看著下麵還在鼓掌的人們,感受還真是不一樣。
盧俊豐對下麵做一個手勢,掌聲嘎然而止,顯得教育局的幹部職工的紀律性很好。如今,城南區對教育口的印象非常差,將局長向華、副局長高開懷、財務室正副主任一並拿下,給教育局幹部有著極大的震懾作用。今天區裏領導到來,才會有這樣整齊的掌聲。
盧俊豐將麥克風放到年連偉麵前,年連偉對著麥克風嗯一聲,擴音器就有很大的聲音。隨即年連偉讓大家再一次用掌聲歡迎區裏大領導前來指導工作,等這一撥掌聲之後,年連偉將說話權交給張力。張力宣布了區裏對楊東軒的任命:教育局副局長(副科級),簡短地介紹了楊東軒的工作經曆和突出的工作表現,特別強調了楊東軒在牛潭村小學的救人事跡,對楊東軒在政府辦的工作表現是有意地誇張一些。
張力說後,年連偉將麥克風拿去,要下麵的人歡迎區裏派來年輕、能力強、有闖勁的領導。掌聲再一次響起來,之後,請鄭超講話,鄭超推不過,就說了三句,三句話主要集中在楊東軒身上:一是工作能力強,實幹精神,政府辦的尖兵;二是要求到新崗位要謙虛、多學習;三是希望教育局的幹部職工對楊東軒無私幫助,能力雖強,畢竟年輕、經驗上有不足,政府辦那邊也會關注著他的成長。
三句話,都是在給楊東軒撐場,很有些用意。
最後請楊東軒發言。
楊東軒也有準備,表達三層意思:一是感謝組織的信任和培養,給他這樣一個平台;二是惶恐,自己工作經曆淺,見識、能力、學識都不足,擔心辜負組織的信任;三是請求,到教育局來是當學生的,在座的都將是他的老師,在此當著組織部、政府辦的領導向大家拜師,以後傾囊相授。
三層意思環扣而有邏輯,也體現了楊東軒確實有一點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