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在被單下莫著腿間那物,手也不敢動,擔心李槐看到或聽到動靜。一會兒反而迷糊睡著了。
李偉不是周瑾瑜的專職秘書,隻是省裏給周瑾瑜安排在身邊的工作人員。但跟在周瑾瑜身邊已經有一年多,知道周瑾瑜的性情。周瑾瑜不怕得罪人,李偉卻一直在通過自己努力,讓下麵的領導們有機會做彌補工作,留下不少人情。這些人情對李偉今後離開周瑾瑜,有不少的益處。
李偉看透這些,目前對這些領導從他這有什麼再詭異的要求,都會盡量去努力,而對下麵領導們的感謝,卻理智地不肯接受錢物,使得那些人情真正穩固下來,又不會觸及到周瑾瑜的底線。
跟李偉聯係,楊東軒說,“李處長,我已經到省城,您看該怎麼安排?”
“到了?好,你跟我說現在的位置,我過來接你。”
“可不敢影響李處長的工作,您安排,我過去就好。”
“東軒別跟我客氣,什麼‘您您您’的,我就不理這碼事了。”李偉說,楊東軒在周瑾瑜心目中有怎麼樣的印象和地位,他也沒有完全弄清楚,隻是,周瑾瑜的表現確實跟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不過,楊東軒也很不同的經曆。
“李哥。”楊東軒說,李偉說,“你那有幾個人?”
周瑾瑜不肯跟楊卓林等人見麵,但讓李偉安排這些人吃飯。
很簡單的吃飯。
楊東軒不知道楊卓林書記等人跟李偉怎麼安排晚餐,他早一步給車接走,一個大包除了裝一些禮品外,還有就是城南區準備的材料。
所有材料楊東軒先通讀過,對材料裏所體現的工作進展他完全掌握,即使不看材料也能夠準確地進行彙報。材料還是要帶的,如果周瑾瑜肯收材料,對城南區而言就有機會。楊卓林所謀求的不是周瑾瑜的諒解,而是多給一些時間,將這件事緩一緩,才能找到更妥帖的處理之法。
這樣的要求對周瑾瑜這個頑固不化、惡名在外的人說來不答應是很正常的,肯退讓才是詭異的。但城南區唯有努力去爭取,這樣的努力其實也包含了讓城南區其他人看的意思。
對楊卓林說來,到省城不能見到周瑾瑜的麵沒受太多打擊,李偉出麵來招待晚餐,即使很簡單,在心裏都是一種安慰。說明周瑾瑜沒有將城南區打入黑名單,這飯簡單卻讓楊卓林吃得舒心。
吃過飯,李偉就告辭了。楊卓林本來想請李偉消磨一下時間,表示城南區的誠意。李偉說還得去那邊看看,說不定周老在等。楊卓林表示下次一定聚一聚,李偉笑著離開。
回酒店後,年連成等人集中在楊卓林的房間,安心地等。隻是,楊東軒這樣年輕的,能不能將城南區的意思轉述到位?
給楊東軒帶路的是另一個人,姓張,楊東軒便叫他張處長。那人也不解釋,一路不多交言。周瑾瑜是在家裏見楊東軒的,一個小區裏,安靜。小區綠化、設計都很好,楊東軒走進來感覺就是進到公園,直到進周瑾瑜的家,才明白這是小區。
進門見周瑾瑜站在客廳,楊東軒心頭一熱,說,“周老師。”
“東軒來了,好。”周瑾瑜臉上表情不多,更是在審視著楊東軒。這個年輕人自己有些喜歡,主要是他在救人過程中的表現,這種見性的關鍵時刻完全展示一個人最本質的品質。還有什麼比在生死之間更看透一個人?但他在其他方麵的能力怎麼樣卻不知,離開平秋市跟他說過要幫他,也不知這些話對他有多少作用,能不能進行某些思考與升華。
“周老,來之前區裏領導讓我代向您問好。”楊東軒在周瑾瑜麵前那種恭謹之態是從內心產生的感情,周瑾瑜自然看得出來。
“你不要理會那些。”
“到家裏來先不說這些事,餓了吧,我們先吃飯。”說著往餐廳那邊走,餐桌上已經擺好菜,好幾盤。
楊東軒手裏的包不知放哪兒好,周瑾瑜似乎忽略這點,楊東軒往沙發邊放,也不提禮品的事。走到餐桌邊,見桌上都是一些家常菜,很精致,很香。說,“很香。”
“老頭子親自下廚,算你有口福。”
“啊,周老師,我怎麼當得起您這樣操勞。”
“先吃飯,我還沒問你,平秋市城南區讓你來見我,是用什麼身份過來的。”
“周老師,我昨天升官了,城南區教育局副局長,分管教育建設。”
“不錯不錯。先吃飯,吃飯後我們再說其他。”周瑾瑜淡淡地笑著,有些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