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所重(2 / 2)

“感謝兩位領導,”楊卓林笑嗬嗬地跟兩人握手,蘇培秀緊隨其後,方儒海也到了,笑著招呼,握手後,方儒海說,“陳部長在路上也不私下發一個短信來,你們這是要看我們城南區這邊稀稀拉拉地下樓來呢。”正說著,城南區組織部部長徐正躍也到了。走得有些急,方儒海仿佛就是在說他一樣。陳一蘭是市委組織部部長,是徐正躍的頂頭上司,到城南區來,別人出不出來接待都不重要,徐正躍卻必須要接待到位。

陳一蘭笑著說,“我跟秘書長在來的路上就說,要靜悄悄地進來,誰想你們還鬧出這些動靜來。”陳一蘭跟唐雲峰之間似乎換了角色似的。

一般說來,市委秘書長不論是在市委裏還是到外麵,大多是笑嗬嗬的。大管家主要就是做協調工作,你冷著臉做工作效果說不定就差,而組織部長大多數則黑著臉,有著模板一般的臉譜,但今天這兩位卻正好相反。秘書長唐雲峰一直話少,嚴肅,陳一蘭臉上笑容較濃,也顯出真誠。

其實也沒有其他人,城南區這邊主要就四個人:楊卓林、蘇培秀、方儒海和徐正躍。唐雲峰和陳一蘭那邊有五個人,走在一起就顯得人不少。不多羅嗦,楊卓林見唐雲峰的神情,便知道他的意思,將一行人往樓上領。辦公樓或許有人聽到動靜,但有這幾位領導在,誰也不敢弄出響動來。

到小會議室,請唐雲峰和陳一蘭坐了,辦公室負責接待的人上了茶水。楊卓林說,“陳部長、秘書長,兩位領導到來我們是熱情歡迎,工作上有什麼指示,我們一定配合、執行。”這個態度是必須的,方儒海、徐正躍等都不說話,隻是點頭表示自己的態度。

“今天到城南區來確實是臨時決定,又有一定的任務。”陳一蘭說,“臨時決定是因為市委想看看各區縣今年工作的具體情況,是一次調研。城南區這邊也不需要這麼多人陪著,耽誤工作,我看,就請蘇主任給我們帶帶路,聯係臨時必要參與的人就行了。其餘領導就各忙各的工作。另外,我說帶任務來,是因為城南區前副區長年連成同誌在工作中立場不穩定,犯了錯誤。空出這一崗位該怎麼調整,也想聽一聽城南區的意見。”

年連成給抓走,當初從他家搜出不少東西,足夠他判刑了。城南區的一些情況,也要人出來頂著,才能跟市裏、省裏有所交待。但一直都沒有官方的結論,此時,陳一蘭提出空出的位子要進行微調,自然是有了明確的結果。這個結果雖然還沒有對外公布,楊卓林等人也知道會有不少人盯著這個的位子。

區裏不能決定誰來接任,但可推薦人選。至於能不能最後勝出,誰也說不好。或許,市裏早就定好人選,其他的程序不過就是程序而已。但對城南區而言,進行推薦人選就是必須的程序,也是一些人上位的機會。

陳一蘭說得清楚,城南區這邊的人卻不好真離開,楊卓林、方儒海等人有些遲疑。隻是,見唐雲峰沒有放口的意思,楊卓林便主動站起來帶頭離開,讓蘇培秀在這裏陪著。蘇培秀完全聽楊卓林的指揮,即使在人事安排上也能夠領會一把手的意圖。而城南區的變動,他們也有討論過,空出來的少量位子也有意屬。

陳一蘭問得直接,“蘇主任,城南區對空出來的副區長有什麼想法?”“陳部長,還沒具體想法,楊書記這幾天都在反思工作中的失誤,年連成出現錯誤,區委也有工作不細致、沒提前發現問題、造成損失之責。至於誰來接替年連成的工作,城南區還沒討論,市裏有這意圖我給卓林書記彙報,提交推薦方案。”即使有城南區自己的意圖,但這個人事決策權在市裏,蘇培秀明白內竅,不會積極將推薦人說出來。

“也好,城南區在教育戰線的工作不能出現真空,區教育局的工作必須穩定,選一個可用的人先把工作擔起來。”

“陳部長,城南區對教育局局長一職意屬年連偉,他的工作能力還不錯,也穩重。”

“關鍵位置選人很重要,但也要大膽啟用有能力的人。”陳一蘭不可能幹預城南區的科級幹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