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是事實。”另一個人附和。
“今天不考慮市裏有沒有能力建設,隻著眼布局合理,可以將思路超前一些、眼光放遠一些。”江敏敏這時便有些後悔,這個會議沒有做周全的準備,確實有失穩妥,不容易掌控。
“我市教育發展核心在哪裏?”張小羽提出這個問題,不急著自答,看了看其他人,才繼續說,“核心就在高中教育。平秋市教育落在全省後麵,就是高中教育階段受到現實條件的桎梏、經濟發展的製約。有些人看一兩本書,自以為看懂了教育,看到外麵有專一舉辦高級中學的模式,便以為拿來就可以了。城南區才會提出一中剝離這樣的話題。至於他們是不是另用意,暫且不提,我在這裏提出兩點看法:
一是平秋市一中目前的平衡不能打破,教育問題既是教與學、教育投入、教育資源、教育信息等諸多因素的問題,更是人心向往的問題。平秋市、城南區如今誰不認可一中的教學?這就是人心所向,這是人和。自古有句話說得好,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剝離一中,不論將高中搬遷還是將初中搬遷,都會給整個教育狀態打破,人心不穩,何談教育發展?
二是將一中剝離搬遷,還不如另建一所完全中學,這樣,讓新建的哲學在教育工作上與一中進行競爭,有競爭,就能更好地激發工作熱情,對我市教育才是最好的發展模式。”
張小羽在平秋市很有權威性,在這種場合下提出意見,市裏也會重視。這一番話說得較慢,意思很清楚,那就是反對一中剝離的提案。他不再直接對誰提一中剝離進行攻擊,因為江敏敏今天主導這一會議,或許有市裏領導的意圖。他自然不在意領導誰有什麼想法,可不能讓江敏敏下不了台階。
“張老這個提法很對,”田洪第一個站出來支持張小羽,“平秋市一中是全市教育的風向標,起到旗幟性的作用。分拆剝離,多少人在感情上會受到傷害?我相信,社會上得知這一的決策,也會有很大反響的。這一點,不能不考慮。新建一所學校,能夠擴大學位,又能夠跟一中進行良性競爭,市裏獎優罰劣,更好促進我市教育發展。”
平秋市教育發展滯後,根源在於經濟發展落後,使得一直以來在教育投入嚴重不足。而社會上也因為經濟落後,對學生讀書不重視,子女不肯上學聽之任之,甚至讓子女輟學打工掙錢的都有。這種氛圍裏,談教育發展、教育效果自然沒有好結果。
不少人心裏也明白這些因素,不過,有些事情不是隨心能夠改變的,大家都願意忽略。
“我有些想法,”劉東示意了下,說,“張老對我說教育研究最深,完全把準脈搏,抓住本質。平秋市教育落後,除了高中階段教育跟不上形勢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基礎教育。這個問題之前被忽略了,先說說學前教育,全省各地區是什麼狀況,而平秋市這邊又是什麼情況?我查找了不少資料,省城就不說了,其他地區對學前教育非常重視,不論公辦民辦,所有的幼稚園、學前班的師資都必須合格,否則,不允許招收學生入學。平秋市的情況是什麼?連市裏百分之七十的學前教育師資是不合格的,民辦學校情況是幾乎沒有專業幼教師資。這種情況下,對學生的啟蒙會有多少差距?確實不能簡單比較,綜合對比卻是明顯。
學前教育差一大步,小學教育又落後一大步。我記得有這樣幾個數據,完全可說明問題的嚴重性,鄉鎮小學普遍上午九點才上課、下午不到四點便結束一天的學習,學生在學校才多長時間?村小情況更嚴重,有些村小上課、放學完全隨老師的意思。而這些教授說聘請的代課員,家住村裏,做完家事才去上課,不說他們知識體係、教學方法等專業水準,晉級是教學時間、正常的教學常規都沒有,奢求教學效果?”
江敏敏一邊聽一邊做一些筆記,頭一陣陣地疼。沒辦法啊,落後地區討論教育發展,本身就是這個樣子,怎麼規劃才吻合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