ѡַ(2 / 2)

楊東軒看了看李佳樂,李佳樂對他點頭,與誠德教育集團接觸者,他也有較多感受。教育方麵雖說不熟,李佳樂每一年在做工作總結和工作規劃材料中,教育都是一重要而又很尷尬的方麵,自己的判斷還是有。

“丁總,城南區目前在幼教這一塊談不上布局,學前教育分三部分。一是教育局名下所謂公辦幼稚園,市區裏一共有四所,城南區幼稚園、一小、二小、三小三所小學附屬幼稚園,這四所幼稚園占據百分之六十以上生源,他們生源好,最關鍵的是保證能夠順利進入小學就讀,特別是一二三小隊幼稚園元,每一個班最少有七十個以上的小朋友。二是淩亂分散的民辦幼稚園,這些幼稚園規模偏小、設備欠缺、甚至沒有足夠的場地給小朋友正常活動,師資也參差不齊。他們的生存也很艱難。三是鄉鎮村小的幼稚園,其實都是學前班,教學上更簡陋些。更多是帶孩子的成分,教育上的意義很弱。

基於城南區目前的狀況,誠德教育集團到城南區開辦幼教,市場很大。城南區已經討論過引進誠德教育集團辦學的一些實際情況,師資問題、辦學場地、學生流向、稅收等幾個大的方麵,至於具體的一些事情,城南區教育局相關股室會將工作開展起來。”

丁玉婷在聽,楊東軒除了粗線條地介紹城南區的情況外,對於丁玉婷、張悅提出的一些細節問題也做了解答。

其實,不管誠德教育集團是不是有意進軍平秋市的幼教領域,有宋玥秋居中聯絡,誠德教育集團不可能拒絕這樣的建議。誠德教育集團在省城的發展,麵對種種競爭、也會麵對種種阻力壓力,宋玥秋肯開口,對誠德教育集團確實是求之不得的機會。很多人不知宋玥秋的狀況,但誠德教育集團發展到這種程度,對省內種種關係都理得很順。

何況,平秋市這邊幼教這一塊,真的是一塊大蛋糕,早一步入場會占據更多的優勢。丁玉婷當即表示對在城南區建設分園很感興趣,兩天之內,會派人到城南區去實地考察。

考察的內容也提了框架,讓楊東軒回城南區好彙報、做一些相關的準備工作。一是與城南區主要領導碰麵,建立分園的各種優惠政策要確定落實,二是了解城南區幼教的實際情況,做招生的先期準備,三是選址,選址校址非常關鍵。目前還不準直接建新校,要等一兩年平秋市接受誠德教育集團的教學模式後,才考慮修建新校。四是對師資的選聘,誠德教育集團每一個班會排出一名班主任,但班級另一位保育員、生活教師都要從平秋市選聘。

其中,選址是重中之重,要求有足夠的場地,要有犧牲活動場地。

楊東軒提出,能不能在春季招生開班。丁玉婷沒有直接回複,表示誠德教育集團會考慮這些情況,並依據實際情況來決策。

回到城南區,楊東軒先彙報了見周瑾瑜的情況,楊卓林雖有少許遺憾,但引進誠德教育集團幼教基本確定,對城南區說來也是有說得過去的成績,加上一中剝離的項目僅是時間問題,必然會落實的,對其他規劃的項目能不能落實下來,楊卓林也不敢過多奢望。目前的進展,基本上超出原先的預期。

將丁玉婷考察前提出的問題給楊卓林彙報,楊卓林更關心的是誠德教育集團會在何時正式到城南區來。楊東軒笑著說,“書記,丁總的意思是放在秋季,有足夠的時間來準備,辦學設施才能齊全。不過,春季先招幾個班,打開影響力未嚐不可,就是時間上過於緊湊。關鍵是校址的選擇,城南區沒有現有的學校可用。租場地還要改建、裝修,都要時間來完成。”

“要多大的地方?”

“他們辦幼稚園對設施比較講究、學生活動場地也有要求,不可能租幾套房就辦起來。至少得準備六個班的場地,每一個班所需場地不必跟教室一樣大,但四五十平米總不能少。至於設備卻不麻煩,從省裏拉過來,兩天就可按設好。”楊東軒說,這也是在省裏跟丁玉婷討論過的事。

蘇培秀走進來,楊卓林將情況稍微說了下,說,“老蘇,你對城南區熟悉一些,想想,哪裏有這種適合的場地?明天誠德教育集團的人就到了,總不能說我們還沒找到適合的地方。”

蘇培秀想一會,說,“書記,我倒是想到一個地方,不知適合不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