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盤(2 / 2)

“那就坐坐?”楊東軒問田睿,這家人家是那種老房舍,百年以上的,又在耳房配了水泥磚廚房,顯得新舊雜合,很不協調。老房子寬敞,隻是青石砌到瓦簷,非常結識,再過幾百年都不會損壞。

“老人家,您好。我們打攪您老了啊。”田睿很客套,進房子後見裏麵空空的,沒什麼家什。幾張破舊的座椅也殘缺不全。

顯而易見的貧困,隻是老人很客氣,將家裏幾張凳椅給客人卻又不夠,說到鄰家去借,楊東軒忙請他坐下,說年輕人就站一站,沒事。老人不肯坐,要給大家弄水喝。城南區這一帶有習俗,客人進家裏,燒一把火煮幾碗甜酒水端給客人,才是主家的本分。

楊東軒隻好再次拉他坐著,江敏敏見了,開口問家裏一些情況。老人的兒子外出打工,媳婦也跟著去打工,留下兩老人和兩個孫子,老人的女兒隔一段時間過來看看,也幫著做一些農活,種點菜自用。村裏本家留在村子的青壯也會幫忙,生活不成問題。說起孫子讀書,老人便提起楊東軒當初在學校救人的事,老人說法夾纏不清,楊東軒說,“老人家,之前的事不說了,有客人來,他們想知道您孫子讀書讀得怎麼樣。”

牛譚村小學已經得到城南區重視,師資配備到位,硬件設施的建設也不差。老人便笑嗬嗬地感謝楊東軒,一味地說楊東軒的好話。田睿雖了解楊東軒不多,見到這樣的情景對這個年輕的副區長又有不小改觀。走了幾家,情況大都一致,這些人家基本上隨意遇上走進去的,村裏人隻要見到楊東軒,都是一副感激不已的態度,便很有說服力,不僅是田睿心有感受,江敏敏和陳君鳳對楊東軒也有些改觀,隻有趙麗麗很後悔,今天真不該過來。

出村子時學校放學,四點半了。一行人抓緊進學校看看,也會找幾個小學生問問學習情況。也弄不請田睿等人怎麼有什麼想法,城南區這邊反正無所謂。

從學校出來,範惠貞等人送到校外,看著來人上車離去,她給楊東軒發了個短信。

征求田睿的意見,車直回市區。楊卓林等人已經得知江敏敏等人跟港南實業集團考察團碰麵,便在區政府等著。晚餐後,田睿主動提出跟城南區這邊交流考察情況。楊東軒心也給吊起來,不知會不會出現意外變化。

這些事無從掌控,楊卓林彙報之後又跟江敏敏彙報了想法,江敏敏也不多說,隻是強調一句,“楊區長,這個項目保住就是大局,其他的無條件讓步。當然,有可能的話,盡量將項目爭取放在一中高中部建設與提高工作,平秋市教育發展就看平秋市一中了。”

江敏敏這個態度讓楊東軒輕鬆不少,當即笑著說,“江市長的意思我明白了,盡力而為吧。”兩人一起走,趙麗麗沒有離開,見他們後跟在後麵是要參與接下來的反饋會議。對楊東軒更是仇恨。從牛潭村返回,與楊東軒不在一車上,趙麗麗也玩不出什麼幺蛾子,不肯走或許還不死心又或許是充當田盛的耳目,在監視江敏敏。

楊卓林、葉幸都趕過來,先跟江敏敏招呼過,再與田睿客氣幾句。會議室不大,事先沒什麼準備,水果之類的還在采買,先上了茶。楊卓林作為城南區的一把手,先發言,表示對田睿等人到來的歡迎,對招待簡單表示歉意、對港南實業集團做扶貧建校項目這種愛心表示感謝,“田總,不論港南實業集團考察後如何決策,我對貴集團這種富裕不忘落後地區的愛心是衷心感謝的。我這感受,不會影響到田總吧。”

有人便笑起來,這話跟之前江敏敏那番話大體相同。

“謝謝楊書記,集團做這樣的決策,隻是一份善意,小小的意思,也是我們應該做的。”田睿說,“既然楊書記說到這話題,我請楊書記談談城南區對扶貧建校管理上的想法,行吧?”

“行。”楊卓林反應很快,“教育工作方方麵麵本來是區政府的本分,該葉區長來談。不過,田總所說的管理應該有特殊性而不是隻專業的教育工作管理,是城南區對扶貧建校建設投入資金、運作和後續利用這些資源讓教育資源充分發揮價值等方麵的管理,城南區委會製定完善的管理機製,全過程監督資金的使用,督查教育資源的利用。我這裏預做了一份方案,請田總看看,提出寶貴意見,使得我們對這個項目的管理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