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麗的說法楊東軒是第一次聽說,不由地向陳君鳳和江敏敏看去,見兩人沒什麼表情,或許市裏有這種說法推出來?或許這說法就是趙麗麗這些天盤算出來的。
田睿一直在認真聽,但沒做過多的表示,其他人也都在聽。楊東軒心想,所謂人才培養計劃的推動,不外乎將高考考取的學生以協議的形式將他們捆綁在平秋市,但真的能夠捆綁嗎?其中的弊病也是顯而易見的。人才流動、人才雙向選擇才是正理,隻要平秋市有發展的條件和基礎,自然有人看到機遇,反之,強製這些人留在平秋市,不見得會有多少創造性激發出來。這個討論起來沒完沒了,楊東軒也不便在田睿麵前批駁趙麗麗的說法。
“田總,平秋市急於在兩三年內推進人才培養計劃,否則,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平秋市會越來越落後,發展的機會也將錯過。我想請問田總,扶貧建校項目能不能放在平秋市一中高中部?有這筆投入,一中高中部在各方麵的設施完善起來,突破發展瓶頸,上到新的台階,培養更多有益於平秋市建設的人才。平秋市請求田總、港南實業集團慎重考慮這個方案,假如這一方案得到支持,平秋市會保障項目投入一切順利運轉,也保證港南實業集團所有條件達到目標。”
“趙處長,”田睿等趙麗麗說後,沉思一陣,表示對她說的話消化考慮了,才笑著說,“你所提出的方案我是第一次得知,目前,港南實業集團對於扶貧建校項目的運作是針對基礎教育的,至於今後集團會不會有針對高中教育的意向,我回集團後會向集團書麵彙報,將平秋市一中的情況寫進去。人才怎麼培養、怎麼吸引人才,對任何區域、社團、集團公司都是一個深遠的大課題,平秋市有這樣的想法,想做這樣的嚐試確實很令人羨慕,怎麼說呢也可說令人感到振奮,這是大好事。我國在人才培養上下了大力氣,但尖端人才的流逝卻又是國際上最嚴重的國家,有時候私下談到人才培養,大家都感歎又無奈。給這些人才們條件是一回事,最主要的是國內缺少足夠的平台讓這些尖端人才發展自身,沒有好的環境讓他們施展身手啊。”
趙麗麗聽田睿這一番感概,也聽出他的另一番意思,自然不會駁斥田睿言語中的不當之處。說,“田總在發達地區見多識廣,能夠聽田總一番高論,受益不淺。還請田總考慮平秋市一中高中部的幫扶項目。”
“我會的。”田睿答應了。
“謝謝田總。我覺得基礎教育不一定是指小學階段的教育,在平秋市這樣落後地區,高中教育實際上也是基礎教育,甚至是更重要的基礎教育啊。”趙麗麗不甘心就此錯過機會,還要爭取一番。
田睿麵帶著笑,不回應。
見趙麗麗死纏爛打,楊東軒又不好直接出言罵她,看向江敏敏。江敏敏也感覺到趙麗麗這樣可能會壞事,市裏如果一味堅持要將項目放在高中部,港南實業集團那邊會不會以為項目下來後市裏會強力幹預,使得項目資金被挪走?對方一旦有顧慮,很可能這個項目會抽走,投放到其他縣、區。
“我也說兩句,田總。”江敏敏緩緩地說,似乎在組織言辭,也是讓田睿和其他人有所準備。“平秋市對教育管理在不斷探索,其間很多想法和思路,有些很中肯有些也不一定適合真實情況,至於什麼樣的方式方法才切合平秋市這個具有區域性特色的,我們有耐性詳細進行論證,不會魯莽。至於港南實業集團如果有意在平秋市城南區投建扶貧建校項目,我認為楊區長所提到的,將管理細則書麵化、責任到具體的人,實際操作過程一旦有出入,可追究執行人的法律責任,確保項目順利推進完成。”
江敏敏這樣的說法有著總結性發言的權威性,雖沒有針對趙麗麗的說辭,也確定下平秋市對項目落在城南區定下來。田睿一直微笑著,等江敏敏發言之後,才說,“到平秋市來後,最讓我感受到的就是有很多領導非常關心教育,將教育作為自己的事業來做,以我的想法,集團的項目會定在城南區這裏,當然,集團最後的結論是什麼還得聽上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