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有為(2 / 2)

“蘇常委,這陣子家裏有點私事,斷斷續續請了幾次假,回來後一直在幾所學校那邊轉,被纏在裏麵出不來,區裏的消息都沒聽到。”楊東軒不知楊卓林的用意,先退一步。“這是城南區的大好事,引進一家大廠,對城南區經濟結構的改善大有可為啊。”

“確實是這樣。”蘇培秀說。

“書記,不知引進的是哪方麵的廠子?”楊東軒確實不知詳情,這種事本來屬於機密,但蘇培秀顯然是要將這個作為一個主要話題來討論,楊東軒這麼問便是給領導腳踏板。

“金屬製造和加工業,產品覆蓋在這一區域,能夠消化掉,銷路不是問題。”楊卓林說。

“鋼鐵加工?有色金屬、還是電鍍業?”對於金屬產業,涉及麵非常廣,可產品能夠在平秋市這一區域消化掉的行業卻又不多。應該與近來發展迅速的房地產也有關才合理,房地產業崛起,消耗的鋼材急劇飆升,就近加工、煉化等確實有很不錯的前景。楊東軒無法判斷這個投入千萬的大廠,主業是什麼,但隱隱的擔憂越加重了。上次在省城時,與周瑾瑜說到江南省的經濟與沿海發達地區之間的異同,便說了近幾年發達地區對重汙染產業的限製,使得這些產業向內地遷移,想不發達、較封閉地域遷移、落戶。平秋市地區很可能這種產業老板目標,引進這家大廠,會不會就是這種情況?

心裏有這擔心,卻不能直接說破。即使這家大廠真是這種遷移重汙染產業,楊東軒也沒有立場直接抵製。

“這家大廠的具體業務還不知,有待進一步接觸。”楊卓林說。

“書記,大廠引進是好事,能夠改變我們產業格局,有了第一家大廠進駐,就必然會有第二家、第三家。城南區有交通優勢,鐵路、水運都便利,是不是要組建一個工業園區?”組建工業園在城南區也早提過,隻是,市裏、省裏都沒聽過這方案。倒是平秋市有意要成立一個新區——經開區,將進入平秋市的工業項目集中在一塊管理,是平秋市最優整體布局。

如今各地組建開發區、經開區、工業園區的熱潮已經過去,各級部門對這類也有比較明確的限製和審批。不過,平秋市還沒有一個實實在在的經濟開發區,城南區如果引進幾個長、幾個不大不小的項目,也可爭取運作出一個開發區或工業園區。

楊卓林看一眼過來,不知楊東軒真實想法,他對經濟方麵不熟也沒什麼,這時說出這話卻將話題扯大了。

“市裏幾年前就在醞釀成立經開區,條件都無法達到指標,城南區即使引進這個項目,離成立工業園的硬指標還遠得很。”蘇培秀說,“城南區真有成立工業園的實力,書記肯定成市裏主要領導了。”

“話扯到哪了?沒的讓江總笑話。”楊卓林笑著說,對蘇培秀的話沒在意,“城南區交通相比平秋市其他區縣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可畢竟在平秋市這一方地域,在外麵的人看來,整個平秋市都是落後、封閉、貧困的,那會有商家看中這裏?”

“其實,平秋市如果有一條高速通往省城,再貫穿臨省,才真正解決具體問題。”楊東軒說。

“高速路?”蘇培秀笑笑,“誰都想啊,可誰肯到平秋市來修高速路?”

“還是麵對現實吧,銳聰區長如果真引進千萬的大廠,落戶在什麼地方是即將麵對的問題。”楊卓林說,“這幾次接觸,對方有意在十裏牌建廠,區裏該有什麼態度才好?”

“楊書記,我插句話。”江生說,“十裏牌這個地方用來建廠太可惜,劃為商業用地,建造一組別墅群,不用五年,就成為搶手地塊。”

在十裏牌建別墅,當然會有人肯買,城南區將這地塊炒起來,確實能夠拿到一大筆收入。楊東軒看江總一下,見他無風無波動樣子,他的目標是要地?

楊卓林搖搖頭,對江總的說法隻能笑笑。楊東軒說,“書記,對方看上十裏牌,是因為那裏的水還是水運?”十裏牌有一個小碼頭,運貨小火輪停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