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廠(2 / 2)

當然,有所得就會有所失,國內人居環境稍微好點的,都是沒有工業、沒有加工廠、生產廠的地域,經濟落後、物質匱乏、地域閉塞,這些矛盾本身就像是不可調和、不可折中、隻能取舍的現實。城南區也好、平秋市也好,今後都會麵對這些問題,怎麼取舍,也該是楊書記你們這些肉食者頭痛的時候了。”

楊卓林嗬嗬笑了笑,對蘇培秀說,“江總一語驚人,震耳發聵。東軒啊,你對新事物接受能力強,這段時間在工作之餘,多查找一下這方麵的資料,做一些準備,也讓我們今後在決定之前不要糊裏糊塗的瞎說。”

“好的。”這個工作任務楊東軒很樂意接受。

蘇培秀讓人上菜、上酒,楊東軒不肯拿酒瓶,蘇培秀笑嗬嗬地當了席長。給每個人斟酒,江生也不推托,表示自己酒量小,隻能喝一杯,城南區這邊客氣,今天拚著醉也要多喝一杯。酒席上的話做不得數,倒了酒,先幹一個,對江總到城南區來表示熱情歡迎,也表達對江總到城南區來做事業的期待之情。

江生沒有多說,笑著將酒喝了,有這麼一會也看出楊東軒在楊卓林和蘇培秀心目中的地位,說,“這位小老弟是負責哪一塊的?”“江總,我是給書記跑腿、打下手的。目前在學習、充實自身,工作上說單獨負責一塊能力有限還擔不下……”

“江總,楊區長是負責城南區文教衛方麵工作,城南區近一年來最有起色的工作就是教育方麵的基礎建設。目前,城南區作為全省教育發展規劃基礎建設的試點,工程項目建設全部落實到位,過幾個月,便能夠陸續完工投入使用。”蘇培秀說,倒是對楊東軒用心推介。江生聽了這話,果然有效不同,看了看楊東軒微微點頭。

“楊區長年輕有為,來來來,我敬你一杯。”江生拿起酒杯來跟楊東軒碰,雖不覺得多熱情,可比之前的神態有了變化。“江總,真當不得‘有為’二字,工作上說到底還是聽書記指揮、聽秘書長指點,按勞動意圖執行。江總大老板、大財神、事業大成功者,正式我們年輕人仰望與學習的強者、能者,江總,今後有機會還要多向你請教,可要給點實在的哈,來,我敬你一杯。”

喝下這杯酒,江生似乎和氣多了,對楊卓林說,“楊書記,一個地方的發展最難得的就是人才,難怪城南區在平秋市地區脫穎而出,有你這樣具有開拓性的領導、又有楊區長這樣有執行力的年輕領導,城南區快速發展是必然的。”

“城南區發展的根子還要有資本進入,開發、拓展商機,推動我們這裏的經濟發展,才是發展的根本。當然,城南區也會不斷地調整自身,適應新形勢下建設的良好環境,保障引進資本後能夠得到更好的運轉。江總,有沒有決心過來試水?”楊卓林再一次比較正式地邀請江生過來投資。

“江總,目前城南區的商機或許還沒有完全顯露,我沒有接觸過經濟方麵的工作,不懂,說幾句外行話,還清江總別笑話。”楊東軒說。

“吃飯閑聊,天南海北的,楊區長莫要太認真啊。”江生笑著說,“楊區長如今抓文教衛方麵的工作,還沒接觸經濟這方麵的事,其實,經濟工作真接觸了,也就那麼回事,隻要肯做事又有什麼事做不好?再說,旁觀者清,我很想聽聽楊區長的高見。”

能夠聊起來,對城南區說來便是工作上有進益,楊卓林和蘇培秀都樂見其成,笑嗬嗬的抽煙看著他們。楊東軒說,“全國的經濟形勢喜人,沿海地區有著地域上的優勢和強大資本優勢,這些優勢對商家們而言,機會都是均等的,到某種層次之後難分高下。要突破局勢,大多數人會找新的商機,那麼,這些人麵臨的選擇有二,一是衝出國門,走進國際大舞台,二是向國內內陸開拓市場、整合資源。兩者的風險和機會並存,誰才是最有利商家發展之地?我覺得,平秋市地區至少是一個不錯的新領域、新市場。江總,我這個外行人真想聽一聽你的高見。”

“楊區長還說不懂經濟,你這番話仔細琢磨一番,就是一篇立論高原的大論文,發表出來會讓很多經濟學家都引起思考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