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潭村很有特色又有故事,十裏牌的農居田園風貌,如果再找一兩個村,連成一線,開發成旅遊點,難道沒有這可能?
這個念頭閃出來,楊東軒也知道過於想當然,首先難以控製的是熊銳聰引進金屬大廠,如果城南區常委討論通過後,自己哪怕將市委秘書長搬來,都不可能改變結果。說服楊卓林或許不難,但如果熊銳聰爭取了市裏的支持,楊卓林也頂不住壓力。
對平秋市而言,引進項目就是事業中最大的成就,誰會站出來抵製項目引進?即使明白引進的可能是重汙染行業,他們寧願相信廠方虛假的改造工藝方案,不會看重汙染造成的破壞。畢竟,汙染造成的破壞是逐漸的、長期的,而領導們得到的政績卻是立竿見影的,直接作用在他們身上的,如何取舍,那還需多說?
從十裏牌回區政府,楊東軒感覺到一種深深的無力感,看到即將會發生的事卻無能攔阻,甚至都沒處去說。這樣的事直接跟省裏反應?也不可能。熊銳聰或對方廠方是不是早謀算到這些,才將他們的信息隱瞞如此緊?
到下午,還沒有張總的信息傳來,楊東軒幾次想打電話去問問,又明白張總一旦有消息了肯定會第一時間來電話。每一次手機響了,心裏都有些緊,楊東軒也感覺到自己真正麵臨事情時,確實沉穩不足。
下午已經一半,楊東軒坐不住,到區委去見楊卓林。或許,他該有最新消息了。熊銳聰到市裏去彙報,回來也該到區裏彙報,要不然,引進這個大廠便無法推動。這種要拆遷要征地的項目,牽涉麵廣,必然要經過區常委會討論後作出集體決策,才可能推行。
肖子山見楊東軒不請自來,笑著迎上,很熱情,“楊區來了,領導在呢。”“沒有先請示書記就過來,還要請肖哥代為請示。”“好,沒問題,請楊區稍稍等一下啊。”肖子山敲門進去,跟楊卓林說情況。楊東軒手機拿在手裏,是在等張總電話,銅懷在省城有多大影響力、有多少人脈關係圖不了解,可從之前跟張總接觸,感覺銅懷應該有不小規模,張總也不是敷衍辦事的人,如果從省裏探知這個即將引進的大廠詳情,特別是重汙染的情況、之前對方所有的劣跡,便可跟楊卓林彙報建議他到市裏彙報。
以環境破壞為代價來提振經濟,平秋市地區非常需要工業生產來改變現有的經濟格局,可犧牲環境換來的小利當真不合算。楊卓林、葉幸等不是城南區人,可他們是平秋市地區的,對重汙染破壞的環境不可能拍拍屁股一走了之。田盛等市裏不少領導,本來就是外地區過來的人,三五年後離開平秋市,這邊有什麼惡果與他們沒多少相幹。不過,這種推測有些陰暗了點,可事實上不就如此?
肖子山從辦公室出來,笑著請楊東軒進去。楊卓林見楊東軒到了,從辦公桌那過來,等肖子山為了讓泡茶,楊卓林麵色有些凝重,不知是不是有新進展,楊東軒心裏不由地緊張起來。等肖子山出辦公室,楊卓林喝了茶,感歎一聲看著楊東軒。“有進展?”楊東軒搖搖頭,“我以為書記這應該有最新消息,過來……”“熊銳聰上午去市裏彙報,應該是昨晚他跟對方碰頭後有了實質性進展。”楊卓林說著神色更陰沉,對城南區這邊說來,熊銳聰如此做本來是絕對不可能的事卻偏偏發生了。城南區任何工作的推進,都應該彙報到楊卓林這個一哥這裏彙總,以便把握大局和主線,熊銳聰卻越過這條紅線,直接跟市裏聯絡,叫楊卓林心裏如何不怒?
楊東軒將他到十裏牌看過的想法說出來,楊卓林沒什麼細致討論,開發旅遊是說著好聽但沒有實質性提振經濟的項目,不可能用這樣的辦法來跟熊銳聰引進大廠對抗。市裏也不可能通過這種方案。
兩人說話沒有主題,也沒有節奏,楊東軒說一會準備離開。楊卓林對做旅遊項目沒興趣,他也沒法賣力推銷。電話鈴聲響起,楊東軒見是張總來電,終於等到張總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