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2 / 2)

“書記,城南區工業上還是有一點點基礎的,將市裏各家小廠子同意搬遷集中,合起來的總產值也有幾百萬吧。”姚動成說。

“老姚這幾百萬是不是像一些地方算農業產值時,將稻草、油菜杆、辣椒樹、紅薯藤都算進去了。”蘇培秀笑著說。

“姚常委這話怎麼聽著讓人那個,你還是區委大管家呢,家裏有多少家當都不清楚?”姚動成也笑著跟他駁斥,“區裏幾家酒、醋、醬油、糖果加工、家具加工除外,一直保留的水泥廠、碗廠、製鏡廠除外,水泥預製板廠、磚廠產量都不小,總合起來資產也差不多千萬了。”

楊卓林聽姚動成算計,也注意聽著,楊東軒對這些之前不關注,但城南區確實有不少很不起眼的小廠在生產,單個廠沒什麼效益但總和起來,在城南區經濟裏也有一席之地。不過,哪怕是總合起來,也無法跟一些大廠家的分廠相比較。

“平秋市發展並不慢,未來可預見,市區的擴建會更快。這些小廠子也該搬遷、統一規劃才符合城市建設和城市民居。總不能將廠子和商業街、居民區混雜在一起,是不是?即使不能成立開發區,城南區也該專一劃出一塊區域安置這些小廠。我覺得,在規劃上要做大氣些,不能隻顧眼前,十年、五十年後,這些廠區夠不夠用?城市發展會不會將廠區再次合圍?”姚動成有些動情地說,“我覺得,在城市規劃上要向教育發展規劃建設看齊,楊區長在這方麵很有經驗,做得很好。”

被點到名字,楊東軒不好沉默,“姚區長,我可是一直聽領導的話、執行領導的工作意圖啊。姚區長提出城南區小廠要集中規劃,擇地部署這一條我覺得放在哪都該這樣做,運輸上還講究人貨分離,人居問題更應該將生產廠子遷走。很好的一個例子就是成鑫鋁材被逼迫遷離臨海省。我們城南區這些小廠汙染不嚴重但也不是毫無汙染,今後肯定會有更多廠家做起來,劃一塊地方給他們是必然的舉措。”

“我個人認為,即使城南區不能申請成立開發區,至少要對工業區進行規劃,這也是我們市政工作重點。幾位領導,申請開發區目前條件顯然不足,能不能先規劃工業區?將城南區的商用地、民居用地、工業用地和農業用地統一進行規劃,等所有小廠搬遷後,或許條件就成熟了,到時候申報成立開發區也算水到渠成。”李佳樂說。

“這樣討論思路清晰了,城南區目前要做什麼樣的工作,哪一些工作最急迫也明朗了,好好好。”楊卓林很滿意,連說三個好,“也給大家透露一點消息吧。因為城南區在引進遠揚金屬項目上遇到的問題,同時,也暴露了整個平秋市地區在招商引資工作上的嚴重不足,市裏有推動成立開發區、經開區的想法。具體怎麼運作還沒定下來,城南區多少有些優勢,我們積極進行準備,力爭將開發區落在城南區。”

聽楊卓林如此說,到來的人心裏有數,情況肯定比楊卓林說的要更好,或許市裏已經有意向在城南區弄一個開發區,至於具體操作,也要城南區這邊積極爭取,更主動、勇於創造條件。各人注意力都放在唐建身上,作為城建局對規劃城南區一個有一個更具體的設想。

唐建這時候也不肯做聲,領導才透露出這個意思,城建局要將這意圖執行下去,變成具體的工作方案,可這時候也不能隨口表態,他要是僅在口頭上說些表態的套話,說不定會在領導心目中失分。

“唐局長有什麼好想法?”楊卓林說。

“書記、幾位領導,城南區的建設一直以來都處於有規劃沒確切落實、顯得混亂、無序,是規劃局、城建部門工作不到位,我們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唐建說,“對區域內用地進行有序規劃、做前瞻性的規劃是國內很多城市都在推行的工作,這是一個健康的、陽光的城市必須的工作。對城南區進行十年甚至五十年未來規劃,涉及到的市政區域肯定比目前要大得多,我想,城南區要做到真正的科學規劃,是不是請省裏專家過來看看?聽聽專家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