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人品之高,令人無不豎起大拇指。
三牛娶妻白氏,為新屯官宦家庭,父為師爺,因三寸金蓮喜穿白鞋,所以人稱“小白鞋"。
二人膝下子名為春喜,今年五歲,孩子骨骼過異,頑劣異常,喜武、善戰。家中多聘武師而不能馴服。
夢寒輕輕拍打趙家大門,過一會,門開,一仆人走了出來,見一和尚站在門前,躬身施禮道:"聖僧所為何事?”。
夢寒道:“南無阿彌陀佛,貧僧雲遊至此,肚中饑餓,是否可以賞口齋飯?”。仆人見僧人麵慈和善,身著百衲之衣仍氣宇軒昂。雖經餐風露宿仍不失仙風道骨。連忙道:“請高僧稍等,我這就通報我家主人,說罷關門報去"。
夢寒納悶,求一缽齋飯,何必通知主人。等了片刻,隻見大門打開。門裏竟走出十多號人,隻見為首一人走道外八字,雙肩前後晃動,臉色白皙,仆人對夢寒道:"這是我家趙莊主"。
夢寒正要答話,隻見趙莊主見到夢寒忙跪倒說道:“恭迎聖僧,弟子己恭侯多時”。
夢寒不解的問道:"你我可曾相識?”
“不識",趙莊忙答道。
“那麼為什麼說等我多時了呢?你為何知道必經此地呢?"
“聖僧有所不知,昨日弟子一夢,觀音托夢給我,說今天午時,必有一僧路經此地,你去恭迎,定受其益”,趙莊主道。……
原來如此,我佛慈悲,趙莊主與佛結緣,可喜可賀呀!想我佛法之弘大,普渡眾生之靈,趙莊主有此因果難能可貴。
趙莊主趕忙站起身說道:“聖僧屋裏請,屋裏齋飯己備,請隨我廳上一敘”。夢寒也沒推辭,走向門裏,趙莊主及眾人緊隨其後,魚貫而入。
這時突然從屋裏跑出一個男孩,一個女仆人緊隨其後,一邊跑;一邊喊“小主人,你站住不要亂跑”。
小孩子一邊跑,一邊回頭喊“來,你抓我呀!",也不看路,一頭不偏不依正撞入夢寒滿懷,“蹬、蹬、蹬"退後幾步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不得無禮,快快起來,你這孩子太頑皮了,快起來拜見聖僧"。趙莊主連忙喚坐在地上的孩子。
夢寒笑了笑,"不必,不必”,趕緊走上前扶起了小男孩。
我這孩子太過頑皮了,不知是不是我調教無方,還是什麼原因?打小舞刀弄槍,家裏請了多個武師來教他,都叫他不是氣走,就是打走,真是沒有辦法了,頭痛的很。趙莊主解釋道。
夢寒聽罷,哈哈大笑。“孩子,過來,過來我看看”,說罷把孩子摟在懷裏。說來也巧,這個孩子到夢寒懷裏乖乖的。
小孩歪過頭天真的問:“你可會武?",夢寒點點頭。
“那你教我好不好”,小孩問道。
夢寒又點了點頭。
趙莊主詫異,這孩子到夢寒手裏怎麼異常溫順,與平時判若兩人,難道老和尚有什麼法術不成。
夢寒看出了趙莊主所想,說道:“你家孩子與我有佛緣,每個與你相識的人都是你五百年修行的因果,我與你兒便是這個緣份。
“那你告訴我,你叫什麼名字呀?”夢寒問道。
“我叫春喜。”。“好吧春喜,你先去玩,一會兒我來找你”。
春喜說道。“那好吧!”蹦蹦跳跳,高興地向後花園跑去。……
趙莊主見如此情形,不得不相信“緣份”這個詞了。這麼頑劣的孩子,見到老僧服服貼貼,好像見故人一樣,這是他從未見過的。
自打春喜出生,會跑,會說話以來,從來沒有這麼聽話,自己也傷透腦筋,如果孺子可教,也是一大欣慰之事。
趕忙把夢寒請入廳堂,趙家雖家大業大,但內飾確十分簡單,一個八仙桌案,二把靠師椅,椅後為一山水畫,隻見畫上高山之上雲霧繚繞,山脊之中隱約一小廟。山上,杜鵑遍山,花開紅似火,另一處竹林幽幽,仿佛境外緣。
夢寒驚訝的目瞪口呆,此畫如自己所夢竟如此相似。
忙問道:“趙莊主,此畫哪裏所得?”,“此畫乃一處集市所得”,趙莊主答道。“你與我細細道來”,老僧急忙催促道……
世事本無事
幻得亦幻失
生死難得見
更待明朝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