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珍愛品牌打造百年老字號——品牌是企業最寶貴的財產(1 / 3)

一種百年品牌能夠經受戰亂、經濟危機等各種人為與自然因素的長期考驗而不能磨滅,靠的不是單純的一兩個經營點子,或是幾個經理人的個人努力,它體現的是企業的整體積極創新精神,和“真誠到永遠”的誠信精神。所以說,百年老店的品牌是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體現,也是企業最為寶貴的財產。

品牌的魅力有多大

早在18世紀末期,品牌的魅力就已經凸現出來,現代工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名牌產品,並且成為當時品牌世界的主導力量。像人們十分熟悉的國際著名汽車公司福特、通用、大眾,美國著名日用品公司寶潔,瑞士著名食品公司雀巢,這些公司都經曆了世紀的風雨成為百年老店,同時也成為了現代工業名牌中的一顆顆璀璨明珠。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逐漸增強和知識經濟迅速崛起的時代,品牌已經跨越國界,成為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金鑰匙。尤其是企業間競爭日益加劇的今天,品牌已經超越純經濟的範疇,成為企業競爭力、增值力、後續力大小的體現。隻有過硬的品牌,才能經受各種考驗,在企業百年的發展曆程中持續前進;也隻有過硬的品牌,才能立足於世界經濟之林,在全球化的市場競爭中取得主動權。這是一條經驗,也是一條規律。

品牌是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體現

品牌的魅力首先體現在它是一個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體現,尤其是“名牌”,直接代表了特定產品的質量、性能和信譽綜合特質。例如,“可口可樂”、“微軟”、“寶馬”等品牌,既是世界名牌產品,也是這些大型跨國公司實力的象征。品牌在市場競爭中還具有相當的關聯效應,凡是消費者認可的牌子,除了其主導產品之外,同一品牌的相關產品,同樣可以贏得消費者的信賴,就像“娃哈哈”品牌雖然主導產品是飲料,但現在其生產的童裝也有很好的口碑,這表明品牌有很強的市場滲透力。

一種百年品牌能夠經受戰亂、經濟危機等各種人為與自然因素的長期考驗,靠的不是單純的一兩個經營點子,或是幾個經理人的個人努力,它體現的是企業整體的積極創新精神,不斷完善老產品品質,打破市場生命周期,開辟新市場,長期保持市場領先而穩定的地位。不僅僅這些,一些百年老店的品牌之所以固若金湯,還要重視人才、重視企業文化建設,遇到危機時不回避,積極進行改革創新等等,所以說,品牌是一個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體現。

品牌可以上升為名牌。當品牌上升到名牌時,它就能夠創造出一般品牌所不可比擬的市場效應,即持續效應——能使企業保持長久的影響力和競爭優勢;擴散效應——廣為流傳;刺激效應——吸引消費者,刺激需求;放大效應——在傳播中不斷添枝加葉,好上加好。可以說,百年老店的品牌在長達百年甚至二三百年時間內,經久不衰,體現出無窮的生命力,這反映了名牌生成的規律性。那些企圖在很短時間內靠廣告等手段迅速成為名牌的生產者,也隻能是曇花一現,遭受被市場淘汰的厄運。

品牌具有較大的附加值

品牌一旦上升為名牌就是高品質、高文化的象征。百年老店的品牌之所以經久不衰,首先在於其最優、最穩定、最可靠的質量。從廣義來講,這種質量不僅包括原材料質量、工藝質量、生產技術、外觀及包裝質量,也包括功能質量和服務質量,在以上各方麵都有超凡的表現,才是過硬的品牌。同時,質量的本質在於適用性,質量好壞的最終評判者在於市場,隻有消費者認可的質量才是最好的質量。由此可見,品牌的價值優異是一個係統的概念,即:一是產品自身品質優,不同層次的品牌應達到相應的質量標準,如國際品牌就應經過國際質量認證,達到國際質量標準;國家品牌應達到國家標準,地方品牌就應達到省級和部級標準。同時,執行質量標準一以貫之,不管怎樣檢測和抽查,都能達到全優,即100%的合格。二是產品功能強,產品各種功能的設計充分考慮到消費者的需要,使消費者達到最大限度的滿意。三是產品服務好,與產品品質和功能相適應,能為消費者提供售前、售中和售後高質量的服務,在質量保證、產品保換、保修上達到較高標準,消費者的投訴率降至最低點。以馳名世界的奔馳汽車公司為例。

奔馳汽車公司是世界汽車工業的鼻祖,有上百年生產汽車的曆史,如果以銷售量而論,即使在德國,奔馳車也隻能屈居第四,在世界範圍內也無法同日本的豐田、意大利的菲亞特和法國的標致等相匹敵。可奔馳卻在世界名牌中能穩居第三,而豐田隻能屈居第七,其他汽車公司根本進不了前幾名,這其中的原因就在於奔馳車有著無可比擬的質量優勢。奔馳汽車公司千方百計地使產品質量首屈一指,並以此作為取勝的首要目標,為此公司建立了一支技術熟練的員工隊伍及對產品和部件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查製度。質量、創新、服務等雖然並不是什麼秘密,但在生產經營的產品與質量、創新、服務等有機結合上,各企業卻有所差異。奔馳汽車公司正是很好地樹立貫徹整體觀念,才使自己成了世界汽車工業中的一顆明星。

品牌還具有較高的文化附加值。從廣義來講,一個成熟的品牌所蘊含的文化附加值包含四個方麵:

第一,品牌反映了生產者先進的價值理念和企業精神。如百年老店同仁堂所反映的是“同修仁德,濟世養生”的企業信念;寶潔公司所反映的是“常改常新,盡善盡美”的不斷創新、不斷開拓進取、不斷追求卓越的經營哲學。

第二,品牌蘊含著先進的科學技術。一個品牌凝結著直接生產者獨具匠心的設計、開發和生產的複雜勞動,也凝結著人類所創造的大量科學技術的成果。以杜邦公司為例,杜邦公司創立至今已有200多年,最早從生產黑火藥起家,發展至今已是有著2000多個產品、年營業額約440億美元,市場價值近600億美元的跨國公司。杜邦有著“世界上最大的化學工業帝國”之稱,公司很多技術創新(如發明合成橡膠、尿素、乙烯、尼龍、的確良、塑料新產品等)在業界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三,品牌通常能反映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如四川長虹打出以“產業報國,振興民族工業為己任”的旗幟,就有民族精神與民族情感的流露。有些品牌在外觀、包裝和商標上明顯地帶有民族風格和宗教信仰的烙印。

第四,品牌可以體現一定的審美觀和審美情趣。如皮爾·卡丹公司、羽西化妝品公司,他們的產品創新同時就預示著一種審美的趨勢,代表著一種流行和時尚,因此可以說,品牌也是美學的載體。

品牌中文化附加值不是一種具體的使用價值,它隻是滿足人們精神需要的一種價值,奔馳被公認為是高檔車和名譽地位的象征,即使在富裕的國家,開一輛奔馳車也叫人另眼相看,這就是品牌戰略所期望達到的一種崇高境界。如果說一些百年老店的品牌文化附加值是在長期生產經營中不自覺地賦予其中的話,那麼在企業間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生產者更應該有意地將品牌文化附加值運用到品牌經營中。

品牌能使企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經過百年磨煉出來的品牌都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所以其市場占有率也極高,這就使得企業能保持持續的繁榮。

百年品牌有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最根本的是源於其品牌自身的質量、服務和附加值,它是企業經過幾代人長期探求、不斷創新和改進的艱辛勞動的結晶,是根據優勝劣汰的法則從市場中脫穎而出,為廣大消費者所信賴的精品。在小生產經濟條件下,“好酒不怕巷子深”,消費者對產品的感受和由此形成的“口碑”足以使產品在一定區域內揚名並產生較強的吸引力。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廣闊,產品豐富多彩,大眾傳播媒介十分發達,好的品牌光靠口碑就遠遠不夠了,需要借助於大眾傳播媒介進行造勢,以便在較短的時間內美名遠揚,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以百年老店聯合利華為例。

聯合利華始創於1894年,總部分別設在英國倫敦和荷蘭鹿特丹,分別稱為聯合利華PIC和聯合利華NV,兩者實際上合為一體運作,統稱聯合利華集團。自公司建立之後,聯合利華公司就致力於滿足世界各地人們的日常需求。聯合利華的目標是,讓世界每一個角落的消費者每一天都會選擇它的產品,包括食品和家庭個人護理產品。全球所有聯合利華機構的使命,就是贏得消費者的信任,預見他們的期望,滿足他們的需求,並運用國際化和本地化相結合的專業技術和品牌管理經驗,為公司的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早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為了更好地鞏固和發展中國市場,聯合利華在廣告和宣傳方麵就做了相當的投入。像至今仍常青不衰的力士品牌,當時就選用了著名的影視女明星——胡蝶作為品牌代言人。胡蝶在那時是電影皇後,知名度相當高,幾乎是女明星中最受大眾歡迎的。她能為力士香皂作廣告,也能從一個側麵看出力士品牌在當時的影響之大。

產品的知名度與美譽度,既可以是統一的,也可以是分離的,當知名度與美譽度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即成為品牌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知名度與美譽度達到這一理想境界,必然使顧客對品牌產生較高的忠誠度和信任感。這樣很多公司的品牌其美名傳遍世界,為世界各國消費者所熟悉和推崇,同時塑造了一大批忠誠的顧客,這些名牌超越種族、語言、信仰的恒久魅力,影響著消費時尚和市場潮流,逐漸成為經久不衰的百年品牌,企業也自然成了基業常青的百年老店。

一個品牌有了知名度與美譽度,必然會給產品帶來極大的市場占有率。在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形勢下,世界成為一個“地球村”,市場緊密相連,一種產品、一個商標、一家企業一旦有了知名度與美譽度,其市場半徑就會迅速擴大,市場占有率就會迅速攀升,巨額利潤也會滾滾而來。根據聯合國工業計劃署的統計,世界上現有的8萬多種各類品牌產品,覆蓋著98%的國際市場,每個品牌的市場占有率一般都高達30%以上。這些品牌的90%以上為工業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與地區所擁有,我國缺少這樣的影響力大的名牌。世界級的名牌年創利可以以數億、數十億美元計算,我國的國家級名牌年創利較高者也能達到幾億甚至十幾億元人民幣。名牌所帶來的巨額經濟效益,既是規模效益,以量取勝,也包括級差效益,即名牌的文化附加值所形成的效益,而這兩種效益都可以令這個品牌所在的企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品牌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

品牌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是企業靠潛心經營、精心管理、長期積累的結果。2001年,美國《商業周刊》評比出世界最值錢品牌,其中的前10名依次是:

同樣是在2001年,北京名牌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參照世界最有價值品牌評價,對我國高價值品牌也進行了一項跟蹤研究,對中國最有價值的品牌也進行了排名,具體為:

早在1994年,美國《金融世界》雜誌發布的世界最有價值品牌排名通過新華社報道,首次傳播到了我國。當時可口可樂品牌價值359.5億美元,萬寶路品牌價值330.45億美元,使中國人為之震撼。當時的中國質量萬裏行組委會主任艾豐向中央建議,中國質量萬裏行要在深入打假的同時,打假扶優,兩翼推進,要給中國自己的名牌量出價值,樹立名牌意識,增強國際競爭力。在這種情況下誕生了北京名牌資產評估事務所(現在的北京名牌資產評估有限公司)。這樣,中國品牌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身價,也有了與國際品牌比較的基礎。當時的研究結論是:我國企業已經進入品牌競爭時代;中國名牌與世界名牌差距很大,有必要進行這樣的評比以促進民族品牌的發展。於是在1996年初發布了“95中國最有價值品牌”,以後每年也從未間斷過。

從國內外評估機構的評估結論看,我們除了看到品牌所具有的經濟價值是十分驚人的之外,還發現兩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其一就是國內外品牌價值差距之大。國外第一品牌可口可樂的品牌價值竟然是國內第一品牌紅塔山品牌價值的10倍還多。從總體上說,這是由於我國企業發展曆史較短,文化積累有限,特別是生產規模太小,在國際市場上開發力又較弱,因此其名牌價值與世界著名品牌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其二就是百年老店在各自排名中所占的比例,這是一個不容易發現,但卻令人深思的問題。在世界最有價值品牌的前10位排名中,創建時間最短的是微軟公司,其他的企業都是至少有六七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名牌企業。而在中國最有價值品牌的排名中,前十名根本就沒有百年老店的身影,這也反映了我國的百年老店在一定程度上的經營衰落。

毫無疑問,品牌的等級越高,其無形資產價值也就越高。各種品牌在價值排序中也是不穩定的,這與名牌的形象投入和經營業績等因素息息相關。品牌價值不高的企業經過努力可以提高自己的身價,提升自己的地位;相反,不注意維護自己的形象,沒有好的經營業績,一時價值很高的品牌在競爭中也會降低自己的身價。

品牌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是企業員工高質量勞動和高智力投入的結果。這種高質量勞動和高智力投入包括兩個方麵:一是表現在生產中,投入了更多的科技成分、更複雜的勞動即更多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二是表現在營銷過程中,企業為了鞏固、擴大市場,取得競爭主動權,投入了大量的勞動,其中包括營銷策劃、市場開發、公共關係、廣告和服務等,這些都為品牌建設打下了基礎。

品牌時代已經來臨

品牌一詞最早來源於挪威文字brandr,意思是“燒灼”,在早期,人們為了認識和區別家畜,便用燒灼的方法在家畜的身上烙上印記,人們認識牲畜便通過烙印。後來這種方法發展為手工藝品的標誌。但其實真正意義上的品牌起源於中世紀的歐洲,而品牌的作用逐漸凸現出來是在18世紀末,那時人們已經開始把一些特殊的符號標記在一些手工藝品上,以區別於其他產品。

就全球範圍來說,大規模的商品品牌化是在19世紀開始的。當時在歐美一些國家出現了很多全國性的品牌,而且有些品牌在當時就已經具有了堅實的國內基礎和強勁實力,為它們日後成為全球性的國際品牌鋪平了道路。比如,始創於1837年的寶潔公司,目前是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費品公司之一;1847年創建於柏林的西門子——哈爾斯克電報機製造公司,是目前德國乃至歐洲最大的電器電子公司,也是世界十大電子公司之一;還有高露潔、雀巢、柯達、愛立信等當今優秀的百年老店。

從20世紀開始一直延續到現在,可以說是品牌競爭的年代,品牌越來越多,競爭越發激烈,已經不再是過去的產品質量、價格、品種以及售後服務的競爭,而是已經進入到品牌製勝的時代。

從我國市場競爭來看,自改革開放以來,發生了本質的變化,買方市場正在全麵形成,而且發展的勢頭異常迅猛。買方市場,在經濟學上被解釋為買主——消費者主導的市場,作為賣方的生產者則處於被動地位。生產者要想贏得消費者,必須不斷提高產品質量,降低價格,改善服務。因此,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可避免。而且,買方市場越發展,競爭就越激烈。激烈競爭帶來的結果一方麵是產品結構優化,即生產資本不斷由夕陽產業向朝陽產業流動,生產過剩產業向生產相對不足產業流動,同時競爭也帶動產業結構的升級;另一方麵,激烈的競爭還會使品牌集中加劇,即生產能力和效益不斷向優勢企業集中。這就使企業形成一種“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與品牌集中的趨勢相適應,眾多無品牌優勢和無資本優勢的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日益困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被淘汰出局,相反,那些品質好、質量高的品牌則會逐漸深入人心。所以,“適者生存,優勝劣汰”,企業要想成為“適者”並決勝於市場,必須有適合當前市場或潛在市場需要的質量、性能、價格、服務全優並有較高科技含量和文化附加值的名牌產品。

從消費者角度來講,消費者品牌意識已經覺醒。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我國城鄉居民的消費已經達到較高水平。其需求的內容已不再是滿足溫飽的必需品,而轉向了提高生活質量的商品,如住房、汽車及名牌耐用消費品和中高檔產品,甚至開始追求以滿足人的發展與享受需求的高科技品牌產品和服務。由此不難看出,從生產的發展水平到消費水平,從供到求,我國已經初步具備了名牌生產和名牌消費的主客觀條件,我國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預示著中國的名牌時代就要到來。

品牌價值的形成

一個商品有無品牌,以及品牌美譽度、知名度的高低不同,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就不同,銷售價格也有很大區別。也就是說,同種商品,不同的品牌,其市場價格就會存在著很大差異。由此可見,品牌有其內在價值。

百年老店的品牌具有很高的內在價值,在2001年《商業周刊》評比的世界最值錢品牌前10名中,其中有6家企業有近百年的經營曆史。其出色的品牌價值具體通過以下幾個方麵得以體現:

產品質量和服務

“競爭要取勝,質量要過硬”,優質才能競爭,產品質量與產品競爭能力呈正比。消費者購買商品,是選擇該商品的使用價值和適用功能,因而,他們首先考慮的是商品的內在質量,包括外觀質量,因此,質量優良的產品,具有強大的競爭力,企業必須從提高質量中求生存。一個企業,如果產品質量得不到消費者的信任,便失去了競爭的物質基礎。競爭的勝敗,首先從企業產品在市場的銷量上反映出來。產品的銷售量越大,企業獲得的利潤就越大。產品的銷售量,首先取決於該產品的自然屬性能否滿足社會的和個人的需要。產品質量,就是產品對於人們需要所具備的那些自然屬性的滿足程度,也就是質量特性。產品的質量特性和人們的要求越接近,產品的質量就越高,越受到用戶的歡迎。所以,企業參加市場競爭首先要在提高產品質量上下功夫。

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創建於1933年,也是一家有著近百年經營曆史的跨國企業。豐田公司由於質量問題曾受到過一次致命的打擊,早年,公司推出“光環”牌小轎車,由於質量不高,在公眾中造成了“脆弱”、“不耐用”的印象,使該轎車在與美國轎車的競爭中一敗塗地,而且失去了日本國內頭號轎車大王的寶座。為了挽回敗局,豐田便把確保質量看作是生產作業中首先必須考慮的問題。豐田的基本思想是貫徹質量第一的方針,以質量為重點,在全公司範圍內,深入開展質量管理活動,增強企業經營素質。不僅如此,豐田公司還引進了全員質量管理(TQC)。在“質量要在本工序創出,確保後工序順利作業”這種思想指導下,通過科學、有效的質量管理,進行了促進改善、積極發現問題、查明質量不良的原因、嚴格按數據進行管理、防止其再發生、促進全員參加等一係列活動。在嚴謹的質量管理體係下,豐田公司終於再次以“高效率、低成本、高質量地進行生產”重新贏得全世界消費者的滿意。

豐田公司的案例說明:產品質量的優劣是有無競爭能力的重要條件,而這一點也正是百年老店成功的首要條件。產品質量包括產品的內在質量和外觀質量。其中,內在質量包括可靠性、耐用性、先進性和自動化程度;外觀質量包括產品的表麵精致、防腐防鏽、清潔度、裝潢、包裝等等。企業競爭的手段雖然很多,但產品質量過得硬,取得聲譽是最根本的競爭手段。沒有好的質量是占領不了市場的。質量的好壞,不僅影響競爭力的強弱,還決定競爭力的有無。不管什麼產品,其質量不合格,就意味著它不具備為社會所需要的使用價值。就算其價格再低,服務再好,也不會被社會承認,根本沒有資格進入市場,也就不可能有起碼的競爭力。

質量是實現商品使用價值的保障,產品質量優,用戶得實惠,產品質量次,用戶受坑害。在國際市場上,產品質量優比價格廉更好推銷。諸如瑞士、原聯邦德國這些以出口“昂貴”商品著稱的國家,在經濟衰退時也表現了較強的生命力,保持了它們的競爭優勢。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得以廣泛普及,信息得以高速傳播,不同企業的同類或近似產品,其設計和製造水準已不相上下,其質量和功能也難分高低,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如果隻靠有形的產品,就很難在競爭中取勝。因此,百年老店除了注重產品的質量,還注重服務製勝,為顧客提供超值服務,以此來增強品牌的價值,達到吸引顧客的目的。

柯達公司創立於1886年,當時喬治·伊斯曼研製出第一架自動照相機,並給它取名為“柯達”,柯達公司從此誕生。為建立提高品牌忠實度,柯達公司專門設立了“客戶服務部”,如果顧客對自己拍出來的照片色彩不滿意,而這又並非膠片質量問題,公司願意介紹顧客與有關專家進行討論,以了解毛病出在何處。公司有一條“死規矩”:即使顧客有“節外生枝”的抱怨,公司任何人都不準在談話、電話、信函中對顧客流露任何不敬。人們越來越多地發現,市場上走俏的商品常常並非品質最好的商品,而往往是那些品質符合需要而服務的確高人一籌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