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鄂西北大地呈現一片生氣盎然的景象。
漫山遍野盛開著各種叫不出名字的漂亮的野花。一簇簇野花叢前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向遠方緩緩流去。小河的流水聲像一曲交響曲,在淙淙作響,讓人們聽到了美妙的歌聲,徜徉在其中的人們會感到無限的歡樂。綠色的遠山連綿不斷,有如一道綠色的屏障。蔥籠的樹,黛色的山,看得你眼花繚亂。初夏,真是一個光彩奪目的季節。
“吃完五月粽,就把棉衣送”,這是當地的一句農諺。剛過完五月端午節,節日的喜慶氣氛還沒有完全褪盡,人們就已經收拾起冬日的衣被,利利索索地忙乎著各自的生計。村民們收割完麥子,就張羅著犁田耙地,做著插秧及其它農作物的播種活兒。商販們早已盤計著如何迎送從房縣,武漢方向來的客人,把一批批山貨接下來向東運去,又把一批批從東運來的布匹,百貨轉運到西邊山裏去。
善良樸實的老百姓哪裏知道,一場大的戰爭災難即將來臨。抗日戰爭勝利結束後,蔣介石國民政府撐著有美國的支持,積極準備發動內戰。中國共產黨盡得最大的努力,做出最大的讓步,也未能挽救全國和平安定的局麵,一場內戰隨時可能爆發,人民又將要回到水深火熱之中。
在襄陽縣黑龍集鎮北頭,有一個不大的小宅院。通向宅院的小道兩邊長滿了小樹和荊棘,還有一口開滿荷花的小池塘。這是一個很尋常的鄉間房屋,可眼下四周布置了許多哨兵。原來這裏是新四軍的一個重要機關,中原軍區司令部就臨時設在這裏。在院子靠東頭的一間屋子裏,中間擺了好幾張桌子拚在一起,作為召開會議用。屋子正麵牆上,掛著一幅顯示敵我態勢的軍用地圖,圖上密密麻麻標示著各種紅藍箭頭和區域名稱,顯得格外令人注目。
軍區司令員高揚正在組織召開作戰會議。高揚中等個子,身板結實,削瘦的臉上掛著濃密的胡須,他兩眉緊鎖 ,凝望著牆上的地圖。軍區政委梁偉正在講話:“同誌們,國民黨反動派撕下和談的麵紗,向我們解放區根據地發動進攻了,向渴望和平安定的老百姓動手了!”毛主席指出,‘蔣介石雖有美國的援助,但人心不順,士氣不高,我們是人心歸向,士氣高漲,因此我們是能夠戰勝蔣介石的!’現在黨中央,毛主席命令我們迅速行動起來,丟掉幻想,堅決和敵人打一場殊死的戰爭,保衛勝利果實,擴大解放區根據地。但是,當前我們麵臨的局麵是十分嚴峻的,敵人把我們中原新四軍當作眼中釘,企圖消滅我們。對此我們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聽到此,高揚猛一轉身,接過政委的話題,斬釘截鐵地說,“我們一定要粉碎敵人的進攻!現在國民黨反動派調集了三十萬大軍圍剿我們,我們一定要沉住氣,跳出他們的包圍圈,保存有生力量,伺機消滅他們!”說到這裏,他令參謀長宣布各部隊突圍方向,路線及作戰方案。待參謀長宣布完畢,高揚司令員著重強調了二旅四團的任務,四團擔任先遣團,為大部隊行動拔出沿途的“釘子”,保證大部隊順利突圍。正說著,聽到門外咚咚的腳步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