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禎十一年,堅持了十多年之久的明末農民軍的革命運動陷入低潮,麵臨著失敗滅亡的危險。由於官軍的瘋狂鎮壓和各家義軍之間的相互不和,一同起義的十三家義軍相繼被敵人瓦解,有的潰敗了,有的投降了。僅剩下李自成率領的一支孤軍,最後也在潼關的南原陷入了官軍的重重包圍,幾乎全軍覆沒。在混亂中,李自成的妻女俱失,僅率十餘騎突出重圍,逃往山中。李自成在逃往商洛山後,偃旗息鼓,準備東山再起。可山中人煙稀少,糧草缺乏。嚴冬已至,又無棉衣,軍心浮動。朝廷又派了賀人龍進山搜捕。將士聞訊,竟有臨陣脫逃者,李自成心情沉重,忍痛在陣前斬了逃兵,以定軍心。麵對嚴峻的現實,李自成認識到要想重振大業,隻有"一馬破門而出",去說服已經投降了明朝的另一個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重舉義旗。他帶領隊伍來到這汾水河畔,來到穀城仙人渡,希望張獻忠與他相互呼應,重新起義。張獻忠雖有此心,但又不願將來推翻了明朝,李自成要與自己爭奪天下。軍師徐以顯也力勸張獻忠除掉李自成,以絕後患。可張獻忠自己也看出,沒有李闖王,自己一支孤軍也難成功。兩人談判再三,李自成於危機四伏中沉著鎮定,與張獻忠坦誠相見,終於結成同盟。一年後,兩支義軍果然共同推翻了明王朝。建立農民政權——大順國。當年李自成和張獻忠在此會合見麵,造就了曆史上聞名的“雙雄會”,也讓穀城這塊地方名揚天下。
夏雲帶著醫療隊的幾個姑娘到老百姓家籌措衣被去了,馬光沒有見到她。他來到附近的山坡上。山坡上野花遍地,蜜蜂們嗡嗡地飛來飛去,采著蜜。小鳥兒悠閑地在樹上唱著歌。綠綠的草地散發著青青的芬香。這六月的季節多麼像家鄉的景象啊!
馬光的家在湖南零陵,古時稱永州。是和廣東交界的地方。地勢就像這鄂西北,平原加丘陵地。馬家是個小地主,有幾十畝薄田。聽他父輩們講,這點家產完全是靠勤苦勞作,精打細算,過節儉的日子慢慢攢起來的。馬家附近村子裏有一個劉姓大財主,他的兒子在永州城裏混了個保安團長的職位,權勢大得很,在永州境內誰都不敢惹他們。劉財主看上了馬光家那幾十畝薄田,陰陽先生說那是塊風水寶地,所以劉財主千方百計地想把它弄到手。先來軟的。你賣給我吧,我給你三百塊大洋。馬家當然不允,這是祖上留下來的,怎能輕易賣掉呢,還有賣掉了,家裏十幾口人吃飯怎麼辦呢。見軟的不行,劉財主就來硬的了,“老太太抹口紅——給你一點顏色瞧瞧!”當即就編織了一條罪名:“窩藏土匪”。說你某年某日家裏來了某個人,這個人是個土匪,你留家住了。你是在窩藏土匪,就把馬光的父親抓進大牢去了。馬光年青氣盛,一怒之下放了劉家一把火,就連夜跑到山裏投奔紅軍去了,在部隊因有點文化功底,馬光進步很快。打仗腦子靈活,作戰勇敢,很快就當上了營長。前不久團長不幸犧牲了,上級直接把他提拔成為團長。
馬光躺在山坡上,盡情呼吸著新鮮空氣,享受著大地帶來的溫謦。他在想,這次作戰行動,也是一次雙雄會啊,但與曆史上的雙雄截然相反,這是一次你死我活的大決戰,我們要把國民黨反動派這個奸雄消滅,讓人民群眾當家作主,成為曆史真正的英雄,從而建立起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想到此,他信心倍增,起身向特務連走去。特務連擔負著帶路,偵察敵情的任務,他要和特務連韓連長好好在一起研究如何邊走邊打,邊打邊查的偵察行動方案。
特務連駐地院內擺滿了練功的器材,這些都是韓連長和小夥子們土製的訓練器材,如土杠鈴,千層紙,吊繩等,還有螢火蟲瓶,這是韓連長的發明,把螢火蟲放在一個瓶子裏,晚上螢火蟲發出光來,戰士們用來訓練瞄準,可管用了,難怪特務連小夥子們的槍法個個都是好樣的。這不,一進院子,就聽見他們激烈的練刺殺聲。此刻,隻見韓連長端著一支步槍,眼睛瞪得溜圓,出槍既快又有力,一招一式,幹脆利落,殺聲一喊,震耳欲聾。“殺!殺!殺!”頓時,一排排雪亮的刺刀寒光閃閃,戰士們一個個龍騰虎躍,殺聲震地,好不威風。見團長到來,韓連長忙向他報告,大家稍息後,戰士們歡迎團長和連長對抗刺殺,馬光坐下來,說:“同誌們,現在要打仗了,我和連長要商量作戰方案。戰後我一定和他比個高低。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