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營救(二)(2 / 3)

第二天一大早,熊林派人過來說,讓陳氏過去給他們家洗衣服。從此以後,熊家不管大人的還是小孩的衣服,都由陳氏包了下來,熊家也趁機辭去原來請的洗衣工,雖然熊家時不時地送來一點點毛大麥、玉米,高梁之類的食物。但陳氏知道,那是她用勞動、幹活換來的,而且送來的那點糧食好多是發了黴的。那是熊家打掃倉庫、清倉清出來的東西。陳氏心裏清楚,不能說什麼,現在還是得依靠人家呀。她隻有一個信念,不管吃多大的苦,遭什麼樣的罪,無論如何也要把兒子撫養成人。不管炎熱酷夏,還是寒冬臘月,陳氏的一雙手都是裂口,粗糙的。這樣的苦日子,他們在河邊窩棚一住就是三年,熊林再也沒有提過四十九天之說了。兒子葉子龍也慢慢地長大了,兒子很爭氣,出去打柴、拉板車、當搬運工、賣油條等,什麼樣的髒活,重活,隻在能掙到錢,他都願意去幹。總算能掙回點家用,減輕一點母親的負擔。在外邊,再苦、再累,哪怕累得趴下,他都沒有掉過一滴眼淚。“苦日子會很快過去的,我一定要給家裏爭氣!”扁擔橫起來有吃,扁擔立起來無吃,他總是這樣在想。再後來,他們就在街上租了夏家的一間房子住下。夏家的媳婦也姓葉,是葉家遠房的姑娘,嫁的是個夏姓地主,婆家在新店,街上買了房子沒有人居住,陳氏租住在這裏,其實是替別人夏家看房子罷了。在這裏總比住窩棚好的多吧。

葉子龍匆匆地回到街上,就來熊家找熊清泉。

葉子龍和熊清泉這對表兄弟,都是同一年出生的,葉子龍大他月份,雖然,兩家大人之間有些恩恩怨怨。但他們倆就像親兄弟一樣來往密切。“表兄表弟,大似皇帝。”葉家住窩棚的時候,熊清泉也偷偷地周濟他們一點什麼的,如紙、墨、筆等,他知道表兄弟喜歡畫畫,寫字,特別是字寫得非常好。雖然隻讀過幾年私塾,但老師教的知識記得牢,用得活,反應得也快。遺憾的是沒有學上幾年,就因為沒有錢交學費而輟學了。有時,熊清泉還偷偷地給點零花錢,幫助表兄臨時急用買點吃的鹽,點燈用的油之類。熊清泉是縣高中的學生,每次從縣城回來,總是給葉子龍講些縣裏的消息,還有北平的學生鬧學潮的事,講的眉飛色舞,有鼻子有眼的,葉子龍也聽得入耳入神,感到新鮮,新奇,過癮。有時候熊清泉還神秘兮兮地講什麼共產黨之類,當然都是些道聽途說來的消息。而葉子龍則喜歡向他講一些鎮上的所見所聞,像前不久發生的農民為抗議鎮公所加重稅捐,幾百人圍住警察不讓走,用石頭打警察的事情,也是講得惟妙惟肖,唾沫星子亂飛。葉子龍還吹得一手好笛子,唱得一手好山歌,這些也讓熊清泉欽佩不已。一個喜歡新思想,詩歌和藝術,一個熟悉鄉土人情,懂得鄉土氣息,多才多藝,哥倆在一起經常無話不談。雙方遇到不順心的事,難事,總是喜歡在一起談談,商量商量。

這不,葉子龍遇到這等事,他隻有找熊清泉來商量,和他一起想個辦法。葉子龍來的時候,熊清泉正在家中看書,聽到葉子龍找他,急忙走了出來。倆人找了個僻靜的地方,葉子龍如此這般地把事情說完,熊清泉沉思良久。他所接觸的新思想中,有不少是馬胡子的,還有毛潤之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為人民大眾服務的,是為真正實現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而奮鬥的,他聽人說過。而現在傳聞政府要打內戰,人家共產黨是在做最大的努力,盡量維護和平的局麵,他已親身感受到。他也是十分反感“窩裏鬥”的。他主張除暴安良,濟世救危。不管哪個政府當權,都要為人民大眾謀福祉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