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東溪向東北行19公裏,就是越南複和縣城,有3號公路直通中國水口關。從水口到複和,到東溪,到高平,都是公路直達,越軍判斷這裏是中國坦克部隊的主要進攻方向,因此布置了567團、大弄公安營、複和縣獨立營、混合炮兵營和武裝特工隊。利用沿途有利地形,構築了以平射炮、高射炮、火箭彈組成的反坦克武器,與高射機槍及各種輕重機槍組成的層層火力防守陣地。
下午2時15分,16師超越友軍某師戰鬥隊形投入作戰後,航軍長一直關注“鐵拳團”和“鋼刀團”的作戰進展情況,關注複和舟橋的架設和靠鬆山、著迷山的道路打通情況。因為前者是交通咽喉,關係到大部隊的後續參戰行動,後者是通向東溪、迂回高平的必經之路,關係到下一步攻占高平的戰役展開行動。
平江從複和城西流過,江寬50米,水深3米,平時是靠擺渡過河,極大影響我軍的戰鬥行動。對方還在對岸的著迷山上用機槍封鎖著渡口。
戰鬥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坦克團的12輛坦克搭乘2個連的步兵,經325高地時,遭敵襲擊,坦克被打壞6輛,2個連的步兵幾乎全部犧牲。16師偵察連受命去東溪一帶偵察敵情,由高副科長、盧參謀帶隊,出發後就失去了聯係,已經5個小時了。48團摸到325高地山腰,被敵壓製,行動受阻。
10時21分,舟橋團開始架設,我軍炮兵開始炮擊著迷山,靠鬆山,師高炮營也奉命進至複和保衛浮橋。12時30分,浮橋架設成功。第一批部隊衝了過去。
等葉柱趕到橋邊時,敵人的子彈就密集地打了過來。原來敵人隱蔽在對岸山洞裏。舟橋團架橋時,他們就用冷槍、冷炮射擊,打傷了不少戰士。現在發現了我軍渡河的行動,企圖攔截、阻止我軍過河。薑副參謀長命令葉柱帶幾個人衝過去,因為48團在著迷山僅僅是占領了表麵陣地,山洞裏還有不少敵人沒有被消滅,影響著大部隊的作戰行動,還要盡快打通靠鬆山的道路,與東溪的我軍會合。衝過去既是當麵傳達軍首長的指示,還要了解河那邊的實際敵情,向軍首長彙報,供軍長定下作戰決心,還有,師偵察連的情況,首長也很擔心,還要與失去消息的師偵察連取得聯係。高副科長葉柱很熟悉的,知道他的能力,但沒有他的消息,總是讓人忐忑不安。
葉柱看了看薑副參謀長,薑副參謀長用信任的眼光看著他,鼓勵他說,“勇敢地衝過去!”葉柱穩住神,喊了軍偵察連的幾個戰士一起過河。
葉柱第一個帶頭衝上橋頭,剛跑到橋麵,一排子彈就打在了他的前麵,葉柱連忙臥倒在地,敵人認為打中了他,轉移了槍口,向其他目標射擊。葉柱趁此機會,一躍而起,飛快地向對岸跑去。隻聽見子彈在耳邊呼叫著,打在身邊,橋上,水裏也是飛濺著浪花。敵人用的是重機槍,又是遠距離射擊,所以準確度不高。
這時,我軍的高射機槍采用平射的辦法(這是在越南戰場上的創舉,實踐證明非常有效),向敵人開火了,向敵人所在的山洞洞口射擊,敵人的火力被壓製、被削弱了。戰士們在葉柱的影響下,也很快地衝過來了。他們趕快找了一個隱蔽的地方蹲下,看到一個光著赤膊的戰士,葉柱運動到他的身邊,他告訴了部隊目前所在的地點,葉柱終於找到了48團參謀長張錦,傳達了首長的指示,部隊很快就向靠鬆山方向運動。
葉柱也跟隨部隊來到靠鬆山,察看地形。靠鬆山,一側靠山壁,一側為河穀,轉彎較多,砂石路,路麵狹窄,車隊行進困難。兩側山地為有樹山林。卡林附近有一公路通往深處,通至何處不明。(圖上沒有此路),橋、涵洞一旦被敵破壞,交通易被切斷。工兵保障很重要。
下午3點多,葉柱終於返回了指揮所。順便帶回了484團抓獲的一個俘虜,。不一會兒,好消息不斷傳來,2營已占領靠鬆山主峰,打通了通往東溪的道路,未發現友軍活動。由於我軍進展迅速,迂回到敵人側後,敵人隻好向南退卻、潰逃,部隊通過浮橋的安全得到了保障。大批摩托化部隊源源不斷地通過了浮橋,向東溪,向高平,向敵人的縱深開去。
回到駐地,葉柱立即對俘虜進行了審問。通過審問,得知,他是越軍高平省中團少尉,1營1連副連長,名叫黎德。70年8月入伍,在北寧政治學院學習過,78年1月分到這個部隊。他供認,他是管後勤的,軍區指揮部設在高平。高平西北約2公裏有敵高炮陣地。敵346師部署在廣淵,格寧一帶,下轄5個團,其中852團在茶靈,188團在安來,851團駐高平,677團駐小高平。在廣河有敵人一個大的糧食倉庫。
省中團有4個營,每營轄3個連。每個連有150人,配備重機槍3挺,60迫擊炮3門,每個班還有一具40火箭筒。在17號我軍發起進攻後,他在的部隊就被打散,他是見到我們部隊後,主動投降的。
師偵察連的情況也傳來了,原來他們在行進途中,遇到了懸崖陡壁,天色又黑,不敢貿然改變前進方向。他們用完了隨身帶的攀登繩,也未能攀到山頂。帶的兩瓦電台在那裏沒有了信號,所以和家裏聯係不上。後來幸虧遇到了我們自己的部隊,這才得救。他們已經歸建,葉柱和文處長這才鬆了一口氣。
第二天清晨,葉柱帶著偵察連的三輛摩托車去察看道路、地形,前麵出現了一個村莊,從表麵看,好像沒有發生過戰鬥,因為一切都很平靜,村莊也沒有被破壞的痕跡。葉柱判定,這是一個藏有敵人的地方。
但時間不允許葉柱采取派出尖兵,搜索前進的辦法,他當機立斷,決定衝過去。葉柱命令大家做好戰鬥準備,子彈上膛,隨時準備射擊。命令摩托車手加大馬力,加快速度,進入村子。葉柱緊張地四處觀察,村子裏靜悄悄的,沒有發現敵人哨兵活動。村子不大,隻有幾百米長,他們很快就衝了過去。
過了一會兒,後麵傳來槍聲,而且非常激烈。葉柱肯定是後麵的我軍小分隊和敵人幹上了。又過了一會兒,47團的4連跟上來了,上來就說,我們跟在你們後麵不遠,看你們過去了沒事,我們就跟著過來,誰知,剛進村口,就遭到敵人的伏擊。我們立即還擊,就這樣,雖然把敵人打跑了,但是我們傷了兩個人。
葉柱心裏很清楚,清晨,敵人還在睡夢中,哨兵也是迷迷糊糊。我們突然進村,他們摸不清情況,還來不及反應過來。等我們過去了,他們才有所發現,采取行動。這時,正趕上4連進來,人家已經準備好,那不打他們才怪呢。
葉柱說道:“我們突然衝過去,你們4連就不能這樣跟著進來了。你們進來,敵人在守株待兔,張網等待。古人說,兵不厭詐。你們最好的行動是迂回過去。你想,敵人在村裏等候,你們從村外過去,不是很安全嗎?”葉柱說了他的想法和推測,4連連長點頭稱是。偵察連的戰士背著他悄悄地向葉柱伸出了大拇指。
事隔不久,有一天,葉柱帶著偵察連去前方偵察,路上遇到了友軍的偵察分隊,人家是王牌師的,據說前身是葉挺獨立團,立下了不少戰功呢。他們見了葉柱,打了一個招呼,就匆匆地向前趕去。看到他們超越戰鬥隊形走在前麵了,戰士們有些沉不住氣了,也想超越他們。葉柱讓分隊停了下來,仔細地觀察四周和前麵的地形,發現最前麵的山頭是我軍準備合圍的山頭。原來他們是想去搶頭功喲。
按照我軍的戰鬥條例,戰鬥開始前,要進行火力準備。葉柱急忙跑上前去,準備提醒他們注意我軍炮火。可他們已經走遠了。葉柱和偵察連隻好停了下來,繼續觀察。看到他們登上前麵的山頭,葉柱的心懸著。正在這時,我軍火力準備開始了,前麵的山頭冒起一陣陣硝煙,炮聲隆隆。又過了一會兒,他們下來了,扶著幾個受傷的戰士,邊走邊罵,龜兒子們,不長眼呀,自己炸自己人呀。“打仗確實需要動腦子的。”葉柱心裏在想。
還有一次夜間外出偵察,道路情況不明,敵情不明,葉柱不敢貿然沿道路行進。“你在明處,敵人在暗處,敵人道路熟悉,你心中無數,憑一時之勇是不易取勝的,更容易遭到敵人毒手的。到時,悔之晚矣。怎麼辦?”葉柱提出沿著河流走,一是河流的流向大致是準確的,二是河流旁沒有敵人設置的地雷之類,安全些。三是越南的河流如果沒有下暴雨,一般是不會有山洪下來的。大家沿著河流走,很快到達指定地點。大家又困又餓,安排好崗哨後,就在河邊喝水,吃點壓縮餅幹,就近躺下睡了。一夜無事,天明起來,跑到河邊一看,大家嚇住了,河裏、河邊躺著不少越軍的屍體,連河水都是紅的,昨晚他們還在河裏喝了不少水呢。一想起此事,大家直想往外嘔吐。事後,大家認真想了想,安全到達上級指定的地點,又沒有遇到敵人的埋伏,已經是萬幸了,喝點死人的血算得了什麼。
回到軍前指裏,軍區發來加急電報,立即組織人員,給21師實施穿插的部隊送物資。按照軍區的戰略部署,此次作戰采取南北夾擊的攻勢。北集團為廣州軍區4軍,從念井、平孟、莫隆一線突破,正麵殲擊朔江越軍,同時向班莊、扣屯、納隆地區穿插,切斷346師退路並阻擊駐銀山越軍322師的東援。執行這次穿插任務的是21師,負責向班莊、扣屯、納隆地區實施穿插。
友軍怎麼了?穿插的不順利嗎?我們大軍勢如破竹,難道他們會發生意外嗎?帶著這些疑問,葉柱向4軍偵察處詢問情況,得來的消息的確很壞,穿插的部隊目前被困在扣屯附近的一個山頭上,基本上彈盡糧絕了,受傷的人員因為沒有藥治,天天都有人在痛苦地死去。因為是穿插,後勤根本跟不上去。所以,支援友軍刻不容緩,迫在眉睫。
軍長指令葉柱立即做好各種準備工作,去完成這個任務。
葉柱受領任務後,立刻做了以下的事情。
1、和4軍取得聯係,搞清楚穿插部隊的具體地點。對方隻告訴在扣屯附近,不肯說明詳細坐標,他們怕被敵人知道了,再遭敵炮火襲擊,或者被敵人偷襲,或者被敵集中兵力包圍。那後果就難預料,他們這樣說,葉柱也不好再堅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