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參謀見葉柱疑惑的樣子,自告奮勇地說,我們去山洞裏搞幾床被子來。原來他剛剛聽說附近發現了老百姓的一個大山洞,裏麵藏了好多東西。葉柱也很想去看看,就和他們一起到山洞去。
山洞離住的山坡有二裏地。來到山洞口,洞口前雜草叢生,腳印淩亂。為避免遭到敵人伏擊,劉參謀先向洞內打了一梭子子彈,然後進去。不遠,就遇到一個拐彎,劉參謀朝裏麵扔了一顆手榴彈,見沒有動靜,就衝了進去。
就這樣,一共拐了四個彎,他們終於來到了洞內。這個洞真大喲,有四五十米長,二三十米寬,放滿了老百姓的物品。包括各種櫃子,農具,自行車,生活用品等。被子最多,大家一人扛了兩床被子就出來了。出來一看,大家都拿的是新被子,新被褥。我們相視一笑,急忙趕回山坡上。
回到山坡,把被子往下麵一墊,好軟和。外麵又把竹子並在一起,上麵再用鐵鍬培上土,一間戰地宿舍就這樣蓋成了。躺在裏麵感覺真舒服!可以說,這麼多天了,從來還沒有好好地像這樣躺著。以前困了,都是自己找個地方靠著,卷著,睡一會兒。一有情況,馬上就要去處理。前不久在南村睡了一次行軍床,還沒有睡著,就遇上敵人來偷襲,那一夜根本沒有睡。今天好了,躺在這裏,不操心敵人摸上來了,外麵布置有值班機槍,人員也規定不準出去,躺在裏麵不要動。劉參謀想的周到,還準備了一個小桶,以備晚上方便用。
葉柱躺在那裏,雖然擠了一點,還是手腳放的開。他解開腰帶,卸下武器,這麼多天,一直是人不離槍,槍不離人,連上廁所都不敢放下,蹲在那裏手裏還握著槍,此話是一點都沒有誇張,真是那個德行!睡覺時懷裏抱著槍,猶如抱著自己的生命一樣。在越南戰場上,身上有兩樣東西不會少的,一是子彈,大家一直是準備的滿滿的,用了就趕快補充。就是子彈打完了,也會留最後一顆給自己的。無論如何是不能去當俘虜的,軍人當俘虜的下場是悲慘的,而共產黨員當俘虜的下場是最悲慘的,還會株連九族的。所以葉柱上戰場之前,就已經下了這個決心,堅決不能被敵人活著捉去。還有一樣就是幹糧,他身上壓縮餅幹總是有幾塊裝著,人不能餓著肚子呀,人是鐵,飯是鋼喲,遇見敵人,你沒有一點力氣,打不能打,躲不能躲,走不能走,你還能有什麼作為呀,廢人一個!後來當戰爭結束後,葉柱回到國內駐地,戰友們擁上來,滿認為在他的身上有許多“洋撈”,因為他在國外待的時間最長啊,“撈”的東西肯定不少,結果讓他們大失所望。
舒舒服服地躺了半夜,葉柱醒了。發現天空在下著小雨。不一會兒,就慢慢下大了,大雨像瓢潑似的下了下來。山坡上麵的雨水,也順坡流了下來。流進地窖,再也流不出去了。不一會兒,地窖裏就積好多水,軟和和的棉被被水浸透,哪裏還有舒服的感覺?連躺都躺不下去了,隻好坐著。
地下出了問題,天上也出了問題。雨下大了,雨水浸透土壤,培在竹子上的土很快就被塌了下來,雨水變成了泥水,把我們全身都濕透了,說是落湯雞還不夠準確,完全是泥水雞,剛才的幸福感頓時成為痛苦感,又不能出去再找地方,隻有在泥水中煎熬,等待天明。葉柱在想,“唉,我完全是自己給自己找罪受喲,在指揮所好好的待著,我為什麼要到這裏來喲!”
古人說得好,“屋漏偏逢連陰雨”,什麼事情都趕到一起來了。正在大家無可奈何的時候,外麵的機槍又突然響了起來,原來哨兵發現了有人影在活動,發問了口令,沒有回答,就開槍了。槍聲此起彼伏,異常激烈,並且一直響了一夜。
天漸漸地亮了,終於結束了艱難的等待,葉柱一身泥水爬了出來。出國時,他隻穿了一身衣服就跟著部隊,跟著軍前指出來的,哪有可以換的衣服喲!隻好把衣服脫下來,用勁擰幹,抖掉衣服上麵的泥土,再穿上。
偵察科唐科長喊葉柱一起去看被打死的敵人屍體,他們一起來到後麵一個山頭,半山坡上,躺著敵人七、八具屍體,身著軍裝,破破爛爛的,個個麵黃肌瘦,好多人還赤著腳,沒穿鞋襪。葉柱來到一個女屍體邊,這個女兵可不一般,就她穿得整齊,還是呢子軍服,他想,這個女人可能是越軍的一個團職軍官,起碼是越軍的一個官太太。回到指揮所裏,葉柱忽然想起,忘了搜搜她的身上,看有沒有有價值的情報,唐科長聽到他在咕嘟,立即派人去把她拖回來。過了一會兒,戰士們並沒有把她弄回來。原來,戰士們拽著腿拖她的時候,一下子把褲子脫掉了,戰士們不好意思再拖,就回來請示,葉柱說算了,此事就這樣作罷。
軍前指離敵人的位置越來越近,航軍長還在不斷地要向前轉移。
看來,老首長打仗是很有一套的,也是不怕死的喲。他的行動鼓舞著葉柱這些年輕人。16師指揮所在316高地,軍前指就在離他們不遠的地方。前指的位置報到軍區,軍區也不同意我們的位置,說太靠前了,你是一個軍的前指呀。航軍長這才同意靠後一點,不再嚷嚷說離部隊遠了。
16師來電,告知全師新的部署:84團向扣屯方向進攻,攻占扣屯、郭梅地區。
86團占領高平城以西,郭梅以東(不含)、那從以西、以北高地,前出到那嘎、班姆一線。85團轉為師預備隊。
爾後配合12師、16師會攻克瑪諾。右與12師戰鬥分界線為:316高地(不含)、高平西橋(不含)、它屯、班棍,克瑪諾一線。左與4軍、16師注意取得聯係。
原支援16師的12師的炮兵部隊歸建。
與友軍的識別信號是:42軍,旗上紅下黃。41軍,上紅下黑。與友軍聯絡的信號為紅旗或者號音。
軍偵察連也要出發了,明早拂曉前進至高平以西地區開展偵察活動。軍裏已通報各單位注意聯絡。
一切準備就緒,軍前指開始轉移。
這次前指轉移的地點是490高地東側附近的一所小學校,名叫果崗小學。就在化肥廠附近。小學依山而建,麵臨公路,校園環境幽雅,校舍簡陋而整潔,布局仿蘇式學堂,有教師宿舍,校長室高高在上,設在半山坡上。
我們到了以後,就緊張地開展工作,確定方位坐標、布置作戰室、架設通訊線路,開通無線聯絡,搬運活動桌椅等物品。軍指剛剛開設完畢,葉柱坐在那裏休息一會兒,順手打開收音機,就聽到收音機裏傳來一個女播音員的聲音。她說:“中國軍隊現在已占領了果崗小學,小學師生大部分已經轉移到安全地方。女教師阮氏娟為掩護師生轉移,不幸被中國軍隊抓住。中國士兵扒光她的衣服,對她進行侮辱。幾個士兵還輪奸了她。未了,慘無人道的中國士兵還在她的陰道裏放上雷管,??????阮氏娟就這樣死在敵人的魔爪裏!”聽完這段廣播,葉柱的心都氣炸了,“還有這樣造謠的人,在煽動著老百姓,老百姓聽了這樣的廣播,會是什麼樣的感受呢?我們明明就在這裏,就在果崗小學,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太無恥了!”
聽了廣播,葉柱頓時有一種強烈的預感,敵人肯定要來報複。
警衛連吳連長負責警戒任務,在安排完哨兵位置後,葉柱建議還要派暗哨。暗哨安排在哪兒呢?他見住房前是一片大平地,心裏一動,在平地裏挖一個大坑,蹲上一個哨兵,安排一挺機槍,豈不更好!敵人熟悉這裏的地形,但他絕不會想到會有一個新變化的。會在平地裏藏一個崗哨。
吳連長立即安排人幹了起來。葉柱又到偵察連去,看看偵察連的警戒安排情況。那裏是於參謀負責,他工作很細,是沒有問題的。偵察連在山上警戒,崗哨安排的有明有暗,共有三道崗。這樣的安排,恐怕連蒼蠅都飛不進來的。
航軍長安排在山坡上的校長室休息,他的身邊安排有兩個警衛員。下午他在裏麵躺了一會,來到作戰室裏,一個人在那裏研究敵情。晚上,警衛員請他去休息,他說啥都不上去了。他說晚上和我們一起住,校長室離我們太遠了。大家說這裏太吵鬧,怕您休息不好。他說山上晚上不安全。大家拗不過他,他們就擠在一起睡了。
葉柱睡在靠門口的一張床上,不知怎麼回事,老是睡不著。已經是深夜三、四點了,還是在迷迷糊糊之中。忽然,他聽到哨兵一聲詢問:“口令!”
同時,葉柱也聽到了屋子背後有響動,仔細一聽,是人的腳步聲。
他立即翻身而起,掏出槍來,那人影也不答話,轉身就走。那人離葉柱有兩米遠,葉柱立即開槍,與此同時,哨兵的機槍也開火了。彈頭就在身邊飛濺。那人向後山跑去,葉柱追了過去,四周的哨兵也開火了,那人仗著地形熟悉,一會就跑得沒影了。大家組織人員搜索了大半夜,都一無所獲,隻好收兵。
事後一想,好懸!那人如果摸到門口,舉槍掃射,後果不堪設想。葉柱如果沒有警覺,翻身掏槍,死的第一人肯定就是他。那人見葉柱反應快,並迅速舉槍向他射擊,他這才倉皇逃去。那人是從山坡下來的,如果航軍長還在校長室裏住,其人必定先去那裏,後果真的不堪設想了。太可怕了!開槍的哨兵就是蹲在坑裏的那個哨兵,敵人是沒有想到在那裏會有哨兵的。